• 区县要闻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我国与德法经贸合作还有很大潜力
  • 阅读:
  • 时间:2006-10-27
  • 发布: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国家经贸委欧洲经济形势考察团前不久赴德国、法国进行了专题考察。国家经贸委研究室主任季晓南分析今后我国如何扩大同德国和法国的经贸合作时表示,我国与德法的经贸合作尚有很大潜力。

    考察团认为,德法经济今年欠佳,明年将会好于今年。德法两国经济总量分别居欧元区第一、第二位,是世界第三、第四大经济强国。2000年,两国的GDP分别为15570亿欧元和10780亿欧元,其经济形势对欧盟与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

    2000年,在美国市场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德国出口迅猛增长,经济增长摆脱了持续多年的迟缓局面,当年经济增长达到3%。但好景不长,今年德国经济增速急剧下降,德国6家权威经济研究所10月23日公布的秋季评估报告对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预测只有0.7%左右,10月25日德国财政部的预测为0.75%。

    20世纪的最后三年,法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0年经济增长率为3.2%。但今年以来,受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法国经济增长开始逐步减缓。法国财政经济和工业部年初预测法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3%,“9?11”事件后进一步调整为2.1%。德法两国政府部门、协会和企业普遍预测,明年经济会好于今年。德国财政部10月中旬预测2002年德经济增长率为1-1.5%。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预测,明年支撑法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企业投资、家庭消费和外贸的增速可分别达到4.2%、2.1%和2.8%,由此可使GDP增长2.5%。

    明年是我国入世后的第一年,世界经济的波动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应立足国内,采取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措施,同时也应进一步做好对德法两国的经贸工作。

    首先要加强对德法市场的开拓。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已占GDP的23%,出口形势直接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德法均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市场,海关统计显示,2000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96.87亿美元,其中我国对德出口92.78亿美元。中法双边贸易额为76.55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37.05亿美元。目前,我国是德国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德国是我国在欧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德法两国的统计数字比我国的统计还要高许多。据此,我国应继续重视德、法市场的开拓。如今我国家电等产品已完全具备了比较竞争优势,可同国际著名品牌抗衡,但在德、法的市场占有率与其应有的份额不相称,入世为中国产品提供了机遇,应抓紧做好工作。

    其次要利用好德法的资金与技术。在我国的外资来源中,欧盟仅次于亚洲10国和地区及美国,为第三大外资来源。2000年欧盟对我国的合同投资和实际投资超过美国,上升为第二大外资来源。欧盟对对我国的合同投资中,德法分别居第一和第三位,比重为33%和15%。德国是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在华投资国。

    德法对我国的直接投资有三个特点:一是平均规模大。德国平均项目规模超过500万美元。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南京和上海的石化项目投资总额达数十亿美元。二是技术含量高。这对我国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十分有利。三是投向比较合理。德法的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就合同投资而言,德法投向第二产业的比重分别为92.90%和85.21%。积极用好德法的直接投资,对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会起到积极作用。

    在德法对我国的合同投资中,投向中、西部的比重分别为38.14%和31.61%。与此同时,德法两国政府、协会和企业界十分看好我国市场,有强烈的投资欲望,但对目前我国行政审批过于繁琐和不尽合理、企业缺乏自主权也存有意见。因此,积极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吸引和用好国外资金与技术,有利于抵消出口下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加速投融资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改善国内投资环境。明年应根据入世要求,结合“十五”结构调整需要,有选择地降低外资进入门槛,创造条件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