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区科创中心突破区县级孵化器发展瓶颈努力实现高层次发展
阅读:
时间:2007-02-01
发布: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江东科技创业中心是2002年由区政府投资创办的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几年来,中心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区实际情况、可持续发展前景显著的区级孵化器建设新路,较好地破解了发展瓶颈。到2006年底,该中心累计孵化企业突破100家、毕业企业34家,涉及光机电一体化、软件与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孵化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到近2.5亿元,其中专利项目产值和销售额均已突破亿元大关。
一是合理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建立初期,江东科技创业中心即在定位上尽量避免全国各地区孵化器发展的同质化趋势,着力突出县区级孵化器的发展特色,结合宁波及周边地区专利技术成果产业化资源条件不足的现状,引入了国家专利产业化(宁波)试点基地的专利产业化平台,确定了优先引进扶持专利技术项目,主要为专利产业化提供服务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依托综合性孵化器并突显专利孵化特色,不仅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了中心的影响力,而且使在孵企业具备了更多层面、更高层次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在孵科技项目突破170项,其中专利孵化项目74项,包括专利授权45项和专利申请29项,占总孵化数的比例高达44%,下属企业先后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9项,累计获得资金扶持突破1000万元大关,达到1102.2万元。由于定位准确、特色明显,江东科技创业中心一直都是华东地区唯一的专利孵化器,并于2005年成为宁波各县市区中唯一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单体规模最大的孵化器。
二是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入驻企业行业领域选择面宽泛、孵化企业集聚效应不突出、内部产业链无法形成等弊病逐步显现,各项量化指标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中心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中心发现入驻企业中近50%的企业为软件类企业,并且嵌入式软件开发企业占软件类企业的比重高达90%。于是,在保持专利产业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中心及时转变孵化器发展思路,将孵化器由综合性调整为专业型模式,并在孵化对象的选择上加大对嵌入式软件开发企业的引进与扶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大知识产权产业化项目和软件著作权的科技产品,培育壮大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经济效益好的拳头产品和孵化企业。飞跃(宁波)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嵌入式软件开发企业的典型代表,注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着力提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优势产品的比重,率先成功开发了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Y100S数控伺服系统”,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作为控制核心,对稀土永磁无刷交流高速伺服电机进行全过程精确控制,使企业实现了从机电一体化向高新技术领域的产业升级,赢得了市场主动权。2006年,江东科技创业中心相继获评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和宁波市软件孵化器,有效实现了“双特色”发展方向的成功转型,呈现出行业分布合理、发展前景良好的“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是面向企业,努力提升服务水平。中心在与企业接触过程中,了解到广大在孵企业对专业强、档次高的深度服务的需要日益增强,意识到必须从基础的硬件主体服务向专业化的深度服务转变。为此,中心设计启动了一套“全环节”专业服务体系,即委托聘请专业服务机构开展项目的筛选、评估等前期企业技术与投融资资本对接的具体工作,并对孵化企业提供后期的技术鉴定、市场营销等高层次专业化服务。通过搭建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专利技术(宁波)展示交易中心和江东区科技文献检索服务中心等系统专业服务平台,从公共技术资源共享、资本与技术交易对接等多角度为企业提供专业对口的深度服务。通过三个平台突显优势服务内容,吸引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和自由资本的集聚,实现县区级孵化器突破瓶颈发展的局限,提高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