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要闻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余姚力促手工量具扩大出口
  • 阅读:
  • 时间:2007-02-09
  • 发布: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2006年,余姚辖区出口手工量具产品11289批,货值9057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3%,9.3%,呈稳步增长之势。量具是余姚辖区内仅次于小家电的重要出口商品,目前有生产企业20余家,出口产品主要为钢卷尺、皮卷尺、角直尺、水平尺四大类。产品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中东、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相对稳定市场。

    2006年因受原材料涨价、燃料涨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手工量具面临出口阻力。余姚检验检疫局为帮助企业扩大出口,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坚持扶优助强,培育出口名牌。2006年,制订并实施“1111”计划,计划之一为帮助10个“余姚品牌”走出国门,力争实现出口产品“国家免验”零的突破。通过考察调研,确定辖区手工量具出口大户余姚长城精工有限公司为免验产品申请单位。检验检疫人员详尽指导公司按免验条件,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按申请程序上报宁波局并顺利通过初审,获得向国家质检总局推荐的名额。

    二是转变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推进新“三电”工程建设。对出口手工量具产品实行“合格保证模式”,大力推行电子监管,所有量具出口生产企业率先在全市实现电子监管ES全覆盖。经多方调研、论证,对手工量具等九大类部分低风险产品实施检务快速放行,大大提高了通检速度。同时,建立各企业电子档案,对进入电子监管的企业产品图片、规格、型号、检验标准、风险等级等监管信息分类归档,方便查询、监管。

    三是稳步推进分类企业、“绿色通道”管理。在量具生产企业中结合企业诚信管理推进实施分类管理,对产品质量稳定、内部管理体系健全、生产规模较大的两家企业实施一类管理、六家企业实施二类管理,进行动态监管,适当降低抽查比例,其中五家量具企业被推荐实施“绿色通道制度”,鼓励企业以强化内部质量管理来促进其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从源头把好产品质量关。

    四是加强普惠制、区域优惠制产地证政策法规宣传,及时认真做好相关签证工作,积极推动出口手工量具市场多元化,专门召开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宣贯会,并对区域性原产地证业务具体原产地规则、证书填报、签证要求等进行了讲解与指导。据统计,2006年共为量具产品签发普惠制和区域优惠制产地证1332份,金额1885万美元,可减免各进口国关税750万元。有效化解了由原材料涨价和造成的生产成本增长之间的矛盾,为进一步赢得余姚量具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