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县要闻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江北区推动经济从制造型向创新型提升
  • 阅读:
  • 时间:2007-03-27
  • 发布: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日前,宁波海恩机床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研发的双丝筒智能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荣获市级新产品称号,开辟了我国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行业历史的新篇章。据了解,该产品突破传统概念,具有高精度、高光洁度等特点,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价格只有国外机床的20%,而加工成本却不到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5%。这一新产品成为江北区推动企业从制造型向创新型提升结下的又一硕果。

        近年来,面对环境资源要素的制约,江北区积极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开发科技含量高,能耗低的新产品,加快实施转型战略,力促企业由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变,从而促使企业在发展中寻求可持续动力。据介绍,今年l-2月份,江北区实现新产品产值47857万元,同比增长396.11%,增幅列全市第一。

    政府的支持极大地带动了企业科技投入和发明创造的热情。近年来,江北区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设立了创新合作专项资金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补助资金,每年分别为500万元和200万元。去年还对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方面加大了扶持力度,每项市级新产品均可获得区财政补贴。同时,江北区还广泛联系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目前,江北区共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6项,市级新产品235项。

        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着江北区产业结构化。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历时五年研制开发的真空抽取式集便器,去年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该产品应用于列车上,每次只需0.3升到0.5升水(相当于一小杯)就能冲净厕所,无需途中排污,解决了我国传统的直排式厕所对铁路沿线造成的污染问题,预计三年内这一产品将形成上亿元的产业规模。宁波恒帅微电机有限公司每年约有40%的利润投入于新产品的开发,先后推出了电磁兼容微电机、双向喷水泵和雨刷电机等新产品,被法国科技督评委员会ATN指定为向欧洲推荐产品。

        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是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裂变的催化剂。近年来,江北区有120多家企业接入了国际互联网,其中有89家企业使用各种管理软件应用于企业的财务、销售、行政等部门,实现了管理信息化;近90家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集成控制技术,有利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