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阅读:
时间:2009-04-14
发布: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今年以来,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和需求持续大幅萎缩的内外环境,我市工业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趋势,开局形势严峻。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等政策措施对我市拉力有限,工业经济在短期内仍呈现较为低迷走势,但3月份已有明显的见底回升迹象。
一、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1、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上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延续上年四季度以来负增长的运行态势,生产、销售、出口和工业用电继续下滑
——生产下降。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485.8亿元,同比下降21.3%(1-3月份PPI指数为92.36,如扣除价格因素,产值实际下降14.6%),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4.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8个百分点。
——销售下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442.5亿元,同比下降20.6%,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3.9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下降15.1个百分点;
——出口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413.5亿元,同比下降22.1%,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44.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增速下降12.8个百分点。工业品销售外向度28.7%,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出口对我市工业经济拉动作用开始弱化(出口交货值的下降幅度大于销售产值下降幅度约1.5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下降。全市工业用电下降1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工业用电55.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9.9%,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2.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增速回落5个百分点。
2、从区域、行业、企业情况看,普遍呈负增长态势
——从14个县(市)、区看,一季度产值均出现负增长,销售除江东区持平外其余均为负增长(如江东区剔除烟草行业外,也是负增长),1-2月利润总额除江东区和镇海区外,也都负增长;而且原先发展快的地区,今年下降幅度也较大,如江北区、保税区、北仑区等。
——从35个行业情况看,产销负增长的行业27个,占77%,仅有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烟草、家具、医药、供水和非金属矿采选等以轻工业品为主的8个行业产销实现正增长;1-2月利润负增长的行业27个,占77%,仅有石油、烟草、纺织服装、电力、工艺品、食品、家具和燃气等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我市支柱行业中除服装行业外,其它行业产值全部下降,产值降幅较大的行业有: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7.3%)、通信设备及计算机业(-40.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1.6%)、金属制品业(-26.8%)等。
——从企业情况看,一是剔除石油加工业,其它规模以上企业效益大幅下降。1-2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利税总额88.7亿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利润总额29.6亿元,同比下降9.5%。如剔除石油加工业,其它规模以上企业1-2月实现利税、利润总额分别为49.0亿元和13.0亿元,分别下降36.6%和70.6%,比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下降66.6个和105.5个百分点。二是企业亏损面大幅增加。1-2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38.4%(其中大中型企业34.7%,小型企业38.7%),比去年同期提高10.1个百分点,为近10年来最高。三是职工人数下降。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56.7万人,同比下降5.3%,比去年同期净减员8.7万人,这也是近10年来所未有的。四是从全市95家工业用电大户情况看,一季度累计用电量下降的有66家,占71%,企业产能收缩较为明显。
3、在整体下滑的经济运行环境中,也闪现不少亮点,一些经济指标和部分行业、企业呈现出稳定发展,逆势上扬的态势
——产销衔接较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产销率97.1%,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当月,有8个行业产销率超过100%。
——工业投资仍有小幅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12.6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3%。
——新产品产值率明显提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新产品产值216.6亿元,同比下降7.7%,但高于同期生产增速13.6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14.6%,高于去年同期2.2个百分点。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率下降。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综合能耗降低率为7.33%,比上年同期多下降了1.94个百分点,在今年PPI下降较大的情况下,取得这样成绩实属来之不易。
——两项资金占用下降。1-2月份,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增长2.1%,应收帐款下降4.3%,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5.4个和33个百分点。一些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压缩过剩产能、降低库存、加强资金流管理等措施,主动应对危机,度过目前暂时困难,为以后更好发展保存实力。
——部分行业、部分企业逆势增长。如纺织服装业今年1-2月产、销、利分别增长7.7%、11.5%和75.1%,呈现效益快于产销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季度产销分别增长3%和8.1%);此外,一些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加强新产品开发、营销创新等手段,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4、从3月份统计数据看,各项指标比1-2月份明显好转,下行见底的迹象初现,二季度开始有望逐步回升
——产、销、出口降幅趋缓。3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销、出口分别下降17.2%、17.0%和20.6%,虽然延续了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减缓,分别比今年前两个月增速回升6.8个、5.9个和2.9个百分点。一季度产、销、出口累计增速,分别比上月回升2.7个、2.3个和1.4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大幅回升。3月份当月,全市工业用电25.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20.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8%,用电增速分别比今年前两月平均增速大幅回升17.6个和13.4个百分点。最高用电负荷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大多数行业产出回暖。3月份当月,全市35个大类行业中,有10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有27个行业(包括前10大行业)产值增速比今年前两月增速回升,占77%。
——今年1-2月用电大幅下降的41家用电大户中,3月份有半数企业生产经营形势趋向好转。
二、下步发展态势预测
观察我市近年来工业经济走势,2007年底,美国次贷危机暴发后,出口对我市工业经济拉动作用逐步减弱。2008年一季度开始,出口交货值增幅低于生产增长,二季度后,我市工业增长进入下行通道,产销增幅逐月减低,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进入四季度,我市工业进入负增长运行。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四季度来负增长的发展态势,并加速下滑探底,但从3月份工业经济运行相关指标分析,已开始出现见底回升的迹象。
展望当前国内外形势,可以用错综复杂来形容。从国际形势看,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逐步看低世界经济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东欧经济体正成为当前全球金融风暴中的高危地区,很有可能引发第二波金融危机;美元近期快速贬值,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另一方面,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推出了诸多举措,达成了一些共识,向世界发出了提振信心、战胜危机的明确信号。
从国内形势看,一方面,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月回升。3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4%,高于上月3.4个百分点,自去年12月起连续四个月回升至标志经济收缩与扩张的临界值50%之上。PMI连续回升表明“扩内需、保增长”政策产生明显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我市工业产品以居民消费品为主,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我市拉力有限。国家高度关注扩大消费需求,但在经济下滑、就业减少和收入下降的情况下,消费需求一时难以提振。
从我市情况看,一方面,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开局良好,一季度全社会投资增长23.9%;3月份工业用电回升到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企业产能发挥逐步趋于好转。另一方面,后续投资增长乏力。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增长0.3%,比前两月增速回落3.4个百分点。另据市电业局数据,今年一季度,新装(增容)用户下降10.1%,新装(增容)申请容量下降27.2%;而申请减容(销户)用户增长9.6%,减容量增长193%。
综合来看,我市工业经济短期内难以明显反弹,但年内将逐步摆脱低迷走势,呈现筑底-逐步回升的发展态势。在剔除价格因素的情况下,全年产销能达到或略超过去年水平,而经济效益将好于生产增长,工业增加值的增幅将高于产销增幅,产销的增幅将高于出口的增幅。
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直接关系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工业就是保发展、保就业、保稳定、保大局。各地经发局(发改局)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全力以赴,共克时艰。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密切关注本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及早提出应对预案;二是引导企业实施“品牌、专利、标准”战略,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手段,拓展内外销市场;三是积极上报九大产业振兴项目,保持全市工业有效投资的合理适度增长;四是着力培育扶持新兴、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和示范企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五是进一步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