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委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为主线,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以下简称“五公开”),不断提升政务公开的质量和实效。
一、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公开覆盖面。
1.围绕产业争先工作做好政务公开。加大产业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公开力度,及时发布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积极性。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通过征求意见、听证座谈、咨询协商等方式,扩大企业参与度。注重收集公众对政策的反映, 主动做好答疑解惑和舆论引导工作。
2.围绕服务企业工作做好政务公开。围绕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做好网站的权威发布,利用新媒体主动推送,加强政策宣讲等工作,帮助企业将政策用好用足,宣传鼓励企业坚定发展、坚守实业的政策举措,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困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二、围绕制度建设,推进公开工作规范化
1.规范做好主动公开工作。根据新形势下政务公开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审核程序,依托委协同办公系统,各处室在拟制公文时,要明确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等属性,随公文一并报批;拟不公开的,要对照《宁波市政务公开负面清单的指导意见(试行)》有关规定,说明理由。对各处室没有明确的公开属性建议的,或者没有依法依规说明不公开理由的,办公室在核稿时按退文处理。
2.扎实做好政务公开审查工作。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按照《宁波市经信委政务公开实施细则》的流程要求对公开的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落实“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规定,确保保密审查有领导分管、有专人实施,杜绝网络失泄密事件发生。
3.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工作。政策文件印发3个工作日内要及时将文件和解读材料电子版发给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制作图解等材料,并在委网站及政务公开平台上公开,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要做到相互链接。各处室(办)在起草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文件时,除了准备文件起草说明,还要同步准备解读材料。
4.完善热点回应机制。积极参加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各类专题新闻发布会,按计划做好重大政策、重大事件新闻发布工作。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后,要充分利用新闻发布、政策吹风、接受访谈、发表文章等方式做好解读。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按上级有关规定及时回应。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在委网站设立专题,实时发布有关政策、处置情况等权威信息。全年计划举行参与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3场以上。
5.依法做好依申请公开。按照《宁波市经信委政务公开实施细则》,以“答复及时、内容完整、格式规范”为标准,完善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程序,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行政机关依申请公开答复水平和应对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能力,努力降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纠错率。
三、围绕服务争效,着力提升工作透明度。
1.扎实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服务争效”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8〕72号),调整明确涉及我委的群众和企业办事事项。不断精简审批事项,取消库外行政审批权力事项。优化单个事项办理标准,明确经办依据、材料来源、办理方式和办理时限,配合落实“全城通办”工作。
2.积极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利用工作。加强数据共享与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数据即服务模式,促进部门间业务协同,提高数据对不同业务系统的支撑性,逐步形成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综合数据共享应用体系。
四、围绕载体建设,提升公开工作亲民度
1.强化政务公开主平台管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加强网站内容建设,丰富信息资源,强化信息搜索。完善网站信息发布流程,明确“谁公开,谁负责”。根据市政府办公厅的定期通报内容,及时完成整改落实。完善网站安全保障机制,落实集约化平台有关工作要求,配合做好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等工作。
2.认真做好双微平台运维工作。建立迅速主动的响应机制,对于上级要求发布或转发的信息,要在第一时间通过规定的渠道进行发布。立足于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政务微博等政务公开的自有平台,强化立体联动,通过合办专栏专版等方式,形成传播合力,提升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