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建设试点工作成效明显
  • 阅读:
  • 时间:2022-03-10
  • 发布:市经信局
  • 为持续推进“百行百场”融资对接活动,推动产金融合,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1年初,市经信局联合市银保监局,结合鄞州区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工作,以鄞州8家高星级小微企业园为平台开展“伙伴银行”建设试点。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园企业集聚、资源集约、产业集群的载体优势,通过“建模式、搭平台、优机制”,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与小微企业园的融资对接,进一步深化入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探索“宁波解法”。通过开展高星级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建设试点工作,促成8家试点小微企业园与11家银行机构签约合作。全年,8家试点园区共有180户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共计授信6.21亿元,发放贷款4.98亿元,授信获得率达50.49%,企业授信成功率远高于全辖约25%的平均水平。

    建立银园合作模式

    相向发力服务企业

    一是深化银园合作。指导试点园区综合考虑银行机构的差异化服务和业务优势,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选择3-5家作为“伙伴银行”;引导银行加强与园区运营方和入园企业的对接,助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

    二是创新十项机制。聚焦园区小微企业融资难点堵点,创新工作方法、做实政策措施,探索形成银园合作“十项”机制,重点在落实专职人员、搭建金融超市、实施信息共享、加大产融对接,提供精准服务等方面形成合力。

    三是共建服务团队。推动园区、伙伴银行联合成立金融服务团队,共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园区的信息优势,为银行批量获客、提升审批效率提供保障,助力发掘和创造有效融资需求,培育、引导、支持创业创新。

    搭好银企交流平台

    畅通融资对接渠道

    一是推动“分类建档”。引导伙伴银行全面梳理入园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信息,根据企业经营状况、资信状况、融资需求等情况建立金融服务分类建档基础台账,分层分类提供精准服务,确保实现园区金融服务全覆盖。

    二是开展需求排摸。根据基础台账信息,金融服务团队开展常态化融资需求排查。同时,借助园区对银企双向了解的优势,按企业融资需求和银行产品特色进行初步匹配,帮助银企双方快速识别合作对象,按照“一企一策”原则,为入园企业提供专属化、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申贷成功率。

    三是畅通对接渠道。指导园区协同银行定期举办政策宣讲、产品推介、现场对接,搭建交流平台。目前,8个试点园区均已建立了“金融服务站”,开辟融资对接“专属”通道,确保服务对接人员、场地落实;建行宁波市分行还为伙伴园区打造了宁波首家“创业者港湾”,将创业者融资促进行动融入到“伙伴银行”建设中,提供包括创业孵化、信贷融资、产业对接等综合服务。

    完善金融服务机制

    加大信贷资源投入

    一是出台“专属政策”。推动伙伴银行为合作园区优先配置信贷规模,提供“整园授信”服务。目前,已有6家银行机构为伙伴园区提供了合计14亿元的专项授信。

    二是定制“专属产品”。指导伙伴银行根据园区特点和企业需求,针对性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入园企业特色化需求。如建行宁波市分行针对科创小微企业创设“甬创云贷”产品,甬城农商行为合作的和丰创意广场、云裳谷园区分别定制了和丰贷、云裳贷。

    三是引导“专项激励”。鼓励银行把“伙伴银行”工作推进情况纳入考核,确定企业授信户数、授信率等奖励指标,激发基层积极性;结合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工作,在服务绩效模块考评上作加分衡量。

    创新精准匹配机制

    有效破解融资难题

    一是打破银企对接盲区。以小微园区为平台,在银企间建立融资精准匹配供需机制,一方面降低了银行高成本无效营销,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各类中介机构介入滋生风险。汇聚产业园的鄞州八分里建材公司,从未办理过信贷业务,不了解如何联系银行申请贷款,通过金融服务团队搭建的对接渠道首次获得了150万元授信支持。

    二是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指导伙伴银行逐步转变风控模式,从贷前“严准入”转向贷后“严管理”,降低首贷门槛,促进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领域流动。建行宁波市分行根据科技型企业特征,着眼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加大对初创型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向大学毕业生创办的数航网络科技公司发放30万元信用贷款。

    三是科技赋能提升质效。鼓励银行机构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打破渠道、信息、地理等条件限制,推出线上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温州银行推出无抵押、随借随还的“温信贷”,汇聚产业园有2个小微企业主通过手机银行提出申请,10分钟就分别获得18万元、20万元的授信。

    下步,市经信局将联合宁波银保监局在“伙伴银行”试点工作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梳理工作亮点和经验做法,形成“伙伴银行”建设标准,通过园区和银行机构自主申请参与,逐步推广至全市小微企业园,让更多园内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