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动态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助企纾困暨首轮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银园对接会召开
  • 阅读:
  • 时间:2022-06-16
  • 发布:市经信局
  • 6月13日下午,由市经信局、市银保监局共同推动的助企纾困暨首轮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银园对接会顺利召开,本次对接会是在去年鄞州区8家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工作试点的基础上,面向全市范围进一步推广的系列活动之一,首轮36家“伙伴园区”和11家“伙伴银行”进入平台面对面交流并开展对接活动。

    会议总结了2021年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试点工作成效,并从宏观政策到落实细节方面,对2022年伙伴银行推进工作方案进行介绍。同时,对小微企业园运营单位的主动配合、热忱服务和银行机构的“敢作为”“善作为”提出了要求。

    会场气氛热烈,小微企业园运营单位带着园区发展特点和融资需求寻找“最贴心”的“伙伴银行”。各银行机构拿着精心准备的“专属”信贷产品及服务特色,相互间“摆擂台”“晒产品”,期待精准匹配更多的“伙伴园区”。通过前期的沟通与会场对接,会上,首轮“伙伴园区”已有23家与11个银行机构签约合作,共同为小微企业送去“源头活水”。

    “伙伴银行”银园对接会将有力促成“银园”合作,实现银行精准对接园内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度、精准度和覆盖面。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建设直面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通过大力推进“银园”合作,发挥小微企业园企业集聚、资源集约、产业集群的载体优势,努力从机制上打通政策落地的堵点、难点,积极探索银行面向小微企业实施信用贷款的新方法新模式新路径。

    去年以来,我市在“百行百场”融资对接活动基础上持续深入融资对接服务,以鄞州区高星级小微企业园为平台开展“伙伴银行”建设试点,促成8家试点小微企业园与11家银行机构签约合作。试点园区共有180户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共计授信6.21亿元,发放贷款4.98亿元,授信获得率达50.49%,企业授信成功率远高于全辖约25%的平均水平。

    今年,市经信局再度联手市银保监局,对“伙伴银行”试点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形成《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推进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围推广,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指导银园建立伙伴关系。根据园区类型、企业特点、融资需求,指导小微企业园综合考虑各银行机构提供金融产品、服务能力等因素,同时兼顾不同类型银行机构间的互补性,按照市场化和最优服务原则,选择合作银行机构,签订“伙伴银行”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角度,一个园区选择的“伙伴银行”原则上不超过2家。

    二是完善“伙伴银行”合作机制。建立工作对接机制,银园双方指定专门团队或专人负责“伙伴银行”工作,搭建“银行机构—园区—入园企业”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响应企业各类金融服务需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园区协助“伙伴银行”了解园区企业的信息,为银行批量获客、提升审批效率提供方便;有能力的园区可以帮助园内企业匹配合适的银行,及时将企业的融资信息推送给银行。建立金融需求排摸机制,银行机构主动上门,宣导金融惠企政策,排摸企业融资需求;园区给予协助,并通过组织银企对接会、推介会、讲座等多种形式,为银企双方创造交流机会。

    三是确保信贷资源的倾斜投入。鼓励银行机构为合作园区单列信贷计划,优先配置信贷规模;合理确定入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减免其他各项费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提升入园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督促银行机构主动开展续贷,提前开展接续融资信贷评审,按照市场化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积极给予续贷支持。指导银行机构加大激励力度,将“伙伴银行”建设纳入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明确入园企业授信金额和授信户数的考核要求。

    四是探索开展服务模式创新。督促银行机构下沉重心,详细了解园区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行业情况,建立企业信息基础台账,持续开展跟踪服务,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推动银行机构充分利用银税贷款、人才贷款、科技贷款、融资担保贷款、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金融产品,为每个小微企业单独制定金融服务方案,降低对抵质押物的依赖,推广信用贷款。鼓励银行机构围绕园区企业的准入标准,探索整园授信,实现园区企业融资“批量准入、标准作业、风险可控”。

    五是定期组织开展考核评价。宁波银保监局联合宁波市经信局每隔一段时间对园区和银行机构考评一次,对存在未开展实质性对接工作、对接成功率过低、服务态度不佳、工作配合力度不够等问题的园区和银行机构,实施双向选择退出机制。

    市经信局、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36家小微企业园和11家银行机构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对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