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张璟璟 黎莉
甬派君有话说
从一间普通制衣间,到一条智能柔性生产线;从一个时尚地标,到一整个时尚产业园;从一场经贸活动,到一场产业盛典——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岁月积淀,宁波时尚产业正在蜕变出更耀眼的光彩。
在2023宁波时尚节暨第27届宁波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即将举办之际,我们重新回头,从更多维度剖析宁波时尚产业的深度,探访宁波时尚标杆的高度,感受宁波时尚边界的广度,带领大众感知宁波时尚产业的脉动。
永宁巷1号。博洋集团供图
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旧厂房,如何在今天活下去、火起来?
博洋集团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对前身宁波永丰布厂所在地“活化”——大面积锯齿形的老屋顶、长出青苔的老墙面、锈迹斑驳的门窗……老物件、旧风貌被尽可能保留,重生一个集餐饮、购物、策展、体验为一体的“巷子里的城市生活聚场”。
“预计今年底明年初‘永宁巷1号’将迎来试营业。”项目主理人郑驾威说,从布厂到城市生活聚场,我们希望它带着记忆更好“传承并延续”,将商业空间、品牌主理人和社群进行融合,主理人品牌和会员社群支持日常运营,借助KOC社群构建可持续用户关系,通过喜剧生活节、创新零售、社区服务、绿色艺术装置、宠物友好、城市公共课题探讨等内容营造,构建一个可持续的非标商业空间。
从工业遗存蝶变为时尚创意空间,可窥见宁波这一全国纺织服装重要基地向时尚之都迈进的底气与决心。
守正创新者进
宁波服装博物馆。甬派资料图
悠悠白云里,满天桂子香,隐于湾底村的宁波服装博物馆,在初秋时节更添了几分悠然。馆内展陈的老照片、老物件,将“红帮裁缝”的往事与来访者娓娓道来。
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百年前,发端于奉化江畔的宁波“红帮裁缝”,在中国近代服装史上写下辉煌一页,也为这座城烙下了“宁波装,妆天下”的印痕。
纵使百年时光流转,纺织服装产业依旧是宁波的“金字招牌”。
在这里,有雅戈尔、杉杉、太平鸟、罗蒙、培罗成、申洲、博洋、百隆东方、康赛妮等众多行业龙头,有800多家规上纺织服装企业。去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1333亿元;10家甬企入围“2022年服装行业百强企业”“营业收入”百强、“利润总额”百强。
久矣四海流声名,亦惧世事多变迁。如今,久负盛名的“宁波装”也在经历需求疲软、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疫后恢复等多重考验。而敢拼、实干的宁波企业家们,绝不“躺平”,积极应对新情势。
雅戈尔时尚体验馆。雅戈尔供图
8月26日,助力宁波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召开,承办这场活动的正是雅戈尔。
近年来,雅戈尔回归聚焦服装主业——成立上海时尚中心;构建以YOUNGOR为核心的多品牌矩阵;投资近10亿元建设智能物流中心;推出雅戈尔时尚体验馆;与中国联通合作建设5G+智能工厂,并入选首批浙江省“未来工厂”……一条全新的由品牌端、产品端、零售端、物流端、生产端串起的时尚产业发展航线清晰可见。
“潮人”太平鸟,则在“年轻化、时尚化”之路上大步向前。近年来,通过明星代言、跨界联名、国际顶尖时装周走秀等方式,太平鸟深入年轻消费者的心。位于宁波高新区春晖南路的太平鸟时尚中心,也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太平鸟时尚中心。甬派资料图
在这座寓意“御风而上、自由翱翔”的螺旋状现代化建筑里,内生性变革正悄然兴起——主动关闭低效门店,经营重点转向提升终端品牌形象和门店坪效,以此重塑产品核心竞争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太平鸟研发费用增加近58%。
头部企业从容应对,中小企业亦在寻觅突破口。
以生产旅游枕头起家的宁波卓艺家纺,如今转向家居枕头生产,并与跨境电商平台“魔星人”深度合作。短短4个月,他们在亚马逊平台上推出的两款产品分别取得新品榜的第一名、第五名,合计销售额达2000万元。“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市场拓展力度,打响中国品牌。”卓艺家纺负责人表示。
创意+数字,再造新优势
创意设计,是时尚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
设计研发能力不足,一直是宁波纺织服装产业链的短板。因此,宁波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引进和培养时尚设计人才,提高时尚创意设计水平,鼓励纺织和服装企业注重创意创新设计,推动产业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提高产品附加值。
由博洋与北服共同设计、制作的12款礼服,亮相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甬派资料图
今年6月18日,博洋学院毕业设计发布秀亮相。该学院是宁波市产教融合重大项目,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与博洋控股共建。
而这并不是博洋第一次与高校深度合作。多年前,博洋就与北京服装学院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由博洋与北服共同设计、制作的12款礼服,亮相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展现宁波服装的设计力量。
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和更高的审美要求,雅戈尔推出了全球时尚设计创新孵化平台“中国时尚创新100”,旨在挖掘全球杰出设计师,注入新的元素,提高行业影响力。
传统制造行业,也在加“数”蝶变。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所穿戴的针织帽、围巾、内搭毛衣等“三件套”,所用纱线由康赛妮生产加工。新华社资料图
全球高端纱线领军者康赛妮与西门子等合作,建立了全产业首家智能“黑灯”数字化工厂,实现从选料、投料、成纱到成品打包等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在这条全流程智能产线加持下,企业库存周转率提升了100%;交货期从以往的45到60天缩短至三周,远远领先于同行。
此外,康赛妮与东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智能化、科技化、时尚化、低碳化方面厚植人才沃土。
除了登陆全球顶级时装秀场外,康赛妮还成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入场礼服“三件套”纱线生产方,成为2022年进博会所有礼宾礼品和伴手礼的唯一供应商。
为了承接“小单快返”订单,象山兄弟制衣投入600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数字化改造。改造前,最小订单要求5000件,现在能接300件的订单。这一改不仅提升了接单力,还显著提高了良品率。
目前,宁波正积极推进数字化,以产品应用为切入点,建立全链式集群产业发展体系,促进互联网环节建设产业链的上下游和跨行业融合的数字化生态体系。
服装产业大脑赋能纺织服装企业。海曙区委宣传部供图
考虑到中小企业多,研发能力有限,政府牵头推出了“服装产业大脑”。该项目旨在贯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四链,全方位赋能中小企业。这一省级产业大脑现已运营一年半,连接设备超5000台,上线11个组件,全方位赋能中小企业。
据今年7月发布的《宁波市加快打造“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7年)》,时尚纺织服装是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目前,海曙、象山两地已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产业链高度配套,上下游通力协作,为宁波时尚产业持续发展带来源源动力。
破圈跨界,拥抱新赛道
时尚产业,不会“玩”怎么行?
如今,越来越多宁波企业拥抱时尚新赛道,寻找新的增长点。
位于浙江前洋经济开发区的拇指衣橱直播间,主播正在介绍爆款白小T。甬派资料图
卖T恤,能卖多少钱?白小T的回答是:1年10个亿。
这家新锐甬企主打T恤,锚定中青年群体。去年,拿下1.7亿元B轮融资,目前是抖音、天猫等平台品类顶级选手。
白小T创始人张勇精于营销,更重品质。他在宁波建实验室,专门研究新材料在纺织服装上的应用。如今,白小T已将品类延伸至卫衣、保暖内衣、衬衫、牛仔裤、鞋子等。
另外,一些企业专注于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生活。微小娘就是其中之一,以旗袍定制起家,现已发展出一条集旗袍定制、文化创意研发、丽人培训、文化演艺为一体的“丽人经济”产业链。
时尚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叠加细节的过程,也塑造着新的消费观念和区域消费市场。破圈、跨界、融合,宁波正做大“时尚”。
启新数字文化馆内以宋画元素作装点的展陈汽车。新华网发
如今,浙江时尚“顶流”之江文化中心里就藏着一处宁波“国潮地带”。位于负一层的启新数字文化馆,是由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联合宁波马骑顿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启新数字文化研究院主办。
“推动中华文化与现代制造双向融入,研发生产出更多为现代人喜爱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国朝’产品,让这些产品成为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象表达。”启新数字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称。
位于东部新城的NFCC宁波时尚创意中心。博洋集团供图
宁波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拥有良好的时尚产业基础和消费力。近年来,宁波时尚消费品制造与商业、创意、设计、传播等一系列业态融合发展,时尚产业正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以锻造智能制造长板、补齐创意设计短板为抓手,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宁波正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宁波文创港一景。宁波文创港供图
从最初的服装、服饰,到时尚家居、时尚餐饮,再到时尚街区、时尚空间……“时尚”越来越泛化。站在新的产业发展节点,宁波时尚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书记于虹认为,宁波打造“时尚之都”,需要关注时尚文化特色、领军产业和主导产业、国际性时尚活动、本土品牌等要素,包括融入可持续时尚的绿色潮流;发展虚拟时尚,抢占先机;利用好制造基础条件,提升已有品牌价值等。
天一广场。海曙区委宣传部供图
“当然,纺织服装依然是时尚的核心,国际四大时尚之都无一不是以时装节扬名。”这位宁波时尚产业资深观察者与亲历者建议,要进一步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宁波时尚节,并利用好这一平台,赋能宁波时尚产业,扩大宁波时尚声量。
此外,在具有较好的制造业功底之余,宁波想要获得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还需要强大的设计创新能力为产业注入“灵魂”。
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胡瑾告诉记者,在时尚产业高级人才的吸纳上,宁波还需要继续发力。“优秀设计师、设计企业是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希望未来的宁波能在这一领域有更多谋划,并关注本土设计师的培养和成长。”
编辑: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