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我市北仑区大碶高档模具小微企业园、鄞州区宁波中物科技园、高新区宁波甬港现代创业服务中心、慈溪市环杭州湾(慈星)智能产业园、江北区联东 U 谷·宁波国际企业港等高星级小微企业园成功入围。首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共入围20家小微企业园,宁波入围5家,数量与杭州并列居全省第一。
专精特新产业园作为以招引、培育、集聚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化平台载体,园区聚焦产业定位,招引、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入园发展,通过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等举措整合优质服务资源,为入库企业开展对标诊断、精准服务和申报辅导等优质服务,为培育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首批入围的5家园区均为2023年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为A档的高星级小微企业园,园内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企业已培育10家以上,在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北仑区大碶高档模具小微企业园
集聚了从上游模具钢材到模具产品再到下游的铝合金、镁合金压铸件企业,形成了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高档模具产业链条。园区联合上下游企业,组建了创新联合体,开展产业链联合攻关,扶持、引导中小微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目前园区已入驻54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8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5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4家。
鄞州区宁波中物科技园
成立了浙江中物九鼎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园区,在技术、市场、资本、管理、政策、园区服务等六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保障。园区专门从事项目孵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宁波与中物院之间的产学研对接、军民互动和自主创新等产品服务。目前园区已入104 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
高新区宁波甬港现代创业服务中心
聚焦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围绕主导产业和优质项目建设,建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集聚服务资源,走企业,解难题;打造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集成的自动化与高效化,促进服务的标准化与精细化;发挥平台优势,举办行业交流会、龙头企业走访等,拓展上下游对接渠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推行园区创新券,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联合政府部门创新打造“新新育苗”工作室,为优质人才提供创业苗圃,落实人才服务工作。目前园区已入驻135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
慈溪市环杭州湾(慈星)智能产业园
以集聚和发展智能产业为重点,以加速器为主要定位,兼有孵化器功能,围绕五个融合(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研融合、产融融合和产文融合),探索以市场化为主,依托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开展招才引智和产业链招商。目前园区已入驻116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3家、规上服务企业1家、限上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
江北区联东U谷·宁波国际企业港
秉承极致、创新、求变的服务理念,建设数字化园区平台,从能源、安全、消防等方面进行穿透式管理,保证了园区的整体平稳运行。在保障基础服务的同时,从金融、政策申报、产业链打通等方面整合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提供银行贷款融资、基金直投、链上 U 谷采购销售服务。坚持联合管委会把好入园企业审关,对入园企业进行全面审核,入园后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服务。目前园区入驻115家企业,其中规上企业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
下步,市经信局将引导、督促列入首批创建名单的园区按照要求制定出的未来三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大优质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通过年度考核、激励促进园区在“专精特新”培育上发挥更大效能。对推进措施不够有力、企业培育无明显成效的园区取消创建资格。同时,以创建专精特新产业园为引领,带动全市高星级小微企业园,特别是产业特色明显的制造类园区,充分发挥载体功能,深化培育举措、精准化服务功能,使专精特新培育成为园区运营管理的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