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活动现场会。
未来,机器人能替代人工生产服装吗?纺织企业智能化生产怎么走?
今天(13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3“纺织之光·专精特新”数字智能化技术推广活动在“中国服装之乡”奉化举行,来自全国纺织服装领域的300余名专家、企业代表济济一堂,探索纺织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场景应用发展路径,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激发新活力。
纺织服装占到全国工业制造总产值的八分之一以上,且就业人口巨大,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纺织服装领域里,90%以上是中小企业,近年来随着用工成本等不断攀升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背负的压力越来越重。
专家讲解科技赋能服装行业新发展。
纺织服装产业如何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此次推广活动,聚焦“专精特新”,以数字化、智能智造为抓手,推动纺织服装领域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解决“卡脖子”的短板弱项,打造更多的行业“小巨人”、“灯塔工厂”。而对宁波这个服装大市来说,纺织服装是重点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年产值超1300亿元,也是宁波的一张“名片”。借助智能制造路径,推动宁波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为期两天的推广活动中,纺织服装领域的专家、科创企业负责人通过主旨演讲、技术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展示行业的新材料、新装备,分享数字化、智能制造在设计、生产、销售领域运用的实例和经验。活动中,还发布了纺织行业“专精特新”发展报告(2022),并对第三批纺织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授牌、颁证。
智造案例讲解。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院长杨金纯表示,服装正在从原先的物质消费向审美体验、时尚文化加速转变。面对技术变革,服装生产企业必须加速动能转换,把数字化研发技术、智能制造融入到服装的个性化定制、智慧营销等环节,链接物联网和消费互联网,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生态体系。
此次推广活动中,本土企业、浙江瑞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智能服装道场项目。在其位于奉化滨海新区的厂房里,由悬挂、生产分拣、数据大脑、移动机器人等7大系统构建的智能工厂,展示了服装智造一体化的落地应用场景,令与会嘉宾“眼前一亮”。公司董事长袁峰介绍,目前公司的AI数字孪生赋能服装智造系统已经运用到30多个国内外知名服装、家纺品牌的生产上,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智造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像申洲、雅戈尔、爱伊美等宁波骨干服装企业,都有在使用瑞晟的智造系统。
瑞晟公司的服装智能悬挂系统。
根据客户实测的反馈数据,智能智造平均可提升30%生产效率,降低20%人工成本,这对企业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目前,纺织服装领域引入数字工厂、智能化生产的企业仅7%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袁峰表示,随着AI技术与生产的全面融合,今后人和智能缝制、智能机器人一起在服装加工线上工作,已经不是梦,服装设计也会更精良、更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