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君有话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作为全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勇立潮头的宁波正以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供给绿色化、生产方式数字化等方向为突破口,加速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推出“蝶变的绿色新动能”栏目,通过深入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企业,一同探寻宁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众所周知,钢铁是工业的重要粮食。但每产出10吨钢铁,就会产生1吨多钢渣。如何处理这些大宗固体废弃物,一直以来是困扰全国钢铁行业的老大难问题。
早在2017年底,宁波钢铁就成为该领域的“优等生”,在国内外率先实现钢渣绿色零排放及高附加值处理。拿到“全球首个”的背后,少不了宁波宝丰冶金渣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助力。
“我始终认为,把钢渣磨细是解决钢渣综合利用难题的根本途径。”宝丰的创始人——“中国治渣王”冀更新告诉记者,宝丰能把钢渣进行深加工,全部磨成细度在420比表面积的钢渣磨细粉,其细度比最细的面粉还要细。
把钢渣磨得比面粉还细腻?说起来容易,要实现却很困难。钢渣成分复杂,熔化温度较高,且含有碱性物质。尤其钢渣中因存在大量钢粒子,硬度很高。
于是,宝丰选择将筛选钢粒子与钢渣深加工相结合。
“进入产线后,钢渣会经历反复打碎、反复磁吸等过程。用这种方法深加工后的钢渣不仅粒度小,加工成本直降20%。剩下的尾渣中金属铁含量还能小于1%,可全部通过超细磨生产出高质量的磨细粉,真正实现钢渣零排放。”冀更新说。
实现零排放是基础,宝丰还追求钢渣磨细粉的高附加值。冀更新发现,拥有特有性能的钢渣磨细粉,能成为水泥和混凝土的“宝藏”添加料。
“通过科学的配比,我们生产的高细度磨细粉可以把原来钢渣中的游离氧化钙‘变害为宝’,使混凝土出现整体均匀性的‘微膨胀’现象,大大增加抗渗性,实现高强度、高抗冻、高耐磨、高抗海水腐蚀、高抗碳化等性能目标。”他解释说,混凝土的寿命也因此从过去的60年左右延长到100年以上。
钢渣磨细粉不仅是工艺技术上的革新,去年,冀更新带领研发团队,就高性能土壤固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方法,成功拿下一个新的国家发明专利。
与普通的钢渣磨细粉不同,该土壤固化剂是一种高性能环保材料,可直接代替水泥使用,每吨能间接减少1吨二氧化碳排放,让大宗固体废弃物也能成为建筑“宝藏”。
“今年,我们计划在宁波建成年产100万吨土壤固化剂生产线,达产后产值预计能超2亿元。”冀更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