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聚焦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甬派】看小港|华热机械:百亿产业背后的“扫地僧”
  • 阅读:
  • 时间:2023-08-10
  • 发布:市经信局
  • 甬派客户端记者 胡琳芸 实习记者 沈天舟 通讯员 任吟

    甬派君有话说

    制造业是宁波立市强市的根基所在、底气所在。唯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宁波方能制胜未来。这是市委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亦是宁波企业家们自觉的奋斗之路。这种上下同心的联动,在宁波改革开放先行地——北仑小港街道看得真真切切。

    这一宁波制造业重镇,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家。5年来挂牌成立省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企业8家,被评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的企业5家,宁波市“专精特新”入库企业31家……

    甬派记者近日走进小港企业,近距离聆听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潮音。

    中国武侠小说中的“扫地僧”,代表着低调、寂寞、隐姓埋名,以及深不可测的绝世武功。

    在宁波注塑机市场,就有一颗不起眼甚至很容易被大企业光芒掩盖的“螺丝钉”,犹如“扫地僧”,平时默默无闻,为宁波注塑机企业做着配套服务,但在自己的领域,是无可比拟的巅峰。

    这位“扫地僧”就是坐落于北仑小港街道的宁波华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华热机械厂房内。

    众所周知,宁波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但鲜为人知的是,宁波还是国内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

    注塑机是塑料制造必不可少的一项设备,它可以将塑料制成各种形状。目前,中国注塑机的市场规模大约在200亿—300亿元之间,注塑机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宁波,中国约70%的注塑机在宁波生产。

    而注塑机的生产,还需要配套一些设备,如粉碎机,色母机,吸料机等,统称为注塑辅机。

    华热机械专注的领域就是注塑辅机。

    1998年,宁波的注塑机行业发展已经如火如荼。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有不少注塑机生产企业,其中宁波海天集团已做到全国行业龙头。

    而注塑辅机仍是以台湾产为主,运输成本高,价格昂贵,且在一些细节上并不能很好地匹配本土产品。

    此时,华热机械的创始人夏明良正经营着一家小店,为海天集团提供不锈钢产品。

    “我们的注塑辅机要是能自己生产就好了,你是做钢材的,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这个领域。”闲聊中,客户海天集团创始人张静章的一个提议改变了夏明良的人生轨迹。

    夏明良决定投身注塑辅机行业,他创业的初衷是“为行业龙头企业服务”。

    1998年1月,华热机械在北仑区小港街道落地。夏明良带着5个工人,在一家小小的店面房,开了自主创新之路。

    从钢材生产到注塑辅机,从“0”开始做自主研发,对夏明良来说难度不小。

    “我们研发的第一个产品是干燥机,当时,我的父亲夏明良带着几个工人每天泡在小店面房里琢磨技术,都数不清经过多少次测试,有几次实验还引起了小小的爆炸。”回忆往昔,夏明良的儿子、现华热机械负责人夏麒感慨万千。

    1年之后,夏明良领头研发的干燥机成功投产,打破了注塑辅机行业本土“0”的突破。

    夏麒(左)和夏明良(右)。

    2000年,夏明良的儿子夏麒进入公司,父子俩凭着一股制造企业家的执着和韧劲,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带领企业走上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研发生产的道路。

    经过25年的努力,华热机械已经从一家6个人的小作坊成长为注塑辅机行业国内领军企业。

    它不仅拥有两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配有各类先进专业的制造检测设备,还拥有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华热机械已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潜力型培育企业,获颁三项发明专利、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四项软件著作权,并参与了多项国标、行标、团标的制修订。

    同时,华热机械还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公司产品早已遍及国内各省市,是海天、力劲等注塑龙头企业的主要供应商,海外市场也分布到世界各大洲。产品进入土耳其、埃及、印度、沙特、西班牙、美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等50多个国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任何成功都非一朝一夕。

    华热机械25年的发展之路,对夏家父子而言,是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出来的。

    “研发期,我们经常要通宵达旦,12点下班都算早的。有时研发一个产品,会失败很多次,但认定了就要把产品做出来。”

    夏麒告诉记者,在25年里,公司搬过很多次场地,但都没有离开过北仑小港。

    因为这里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东傍东方大港——宁波舟山港,西接宁波东城快速线,距宁波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

    此外,小港街道高效务实的服务打动了他们。

    “街道非常关心我们企业的发展,经常会来厂子里了解我们的需求,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渠道,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我们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夏麒点赞道。

    编辑: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