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聚焦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东南财金】全球首创!宁波企业实现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重大突破
  • 阅读:
  • 时间:2024-11-18
  • 发布: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
  • 原创张恒 陈冰曲东南财金

    财金说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宁波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向海图强四十载,宁波作为民营经济和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也正是他们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坚实基础和澎湃动力。

    宁波晚报、甬派推出“中国银河 星耀宁波▪走进宁波上市公司”系列报道,通过聚焦宁波上市企业,多维度呈现宁波经济奋楫前行的韧劲与活力,解剖宁波企业穿越周期、拔节成长的基因与密码。

    固态电池何时量产上车?这不仅是新能源汽车业内多年来的心之所向,更是广大消费者的关注焦点。近期,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迎来一波“小热潮”,随着全固态电池产品接连上新,身处电池材料领域的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阳科技”)也传来喜讯——新品固态电解质复合膜现已基本开发完成,并实现小批量供货。是什么支撑着长阳科技不断向“新”而行?11月16日,正值长阳科技成立14周年之际,记者前往公司总部寻找答案。全球首创

    公司副总经理李辰表示,公司身处高度“内卷”行业,作为科技型企业,“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才能不被淘汰。

    长阳科技是一家高分子功能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产品,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球领先高分子功能膜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显示与电子、动力电池及太阳能等领域。在企业展厅,记者看到了包含新品在内的核心膜产品矩阵。“公司将再一次实现全球首创。”李辰说,本次推出的复合膜,已小批量供货于国内头部动力电池企业。

    长阳科技产线上工人正在进行相关作业。周聪儿/摄

    记者了解到,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电池,安全性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电阻高、离子电导率低等短板,而复合膜能使其内部接触更“润滑”,锂离子跑的更“通畅”,是提高固态电池性能的核心材料之一。然而,复合膜从研发到量产,长阳科技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

    “近三年,公司立项项目超100个,经过‘大浪淘沙’后,目前仅剩下5个,复合膜便是其中之一。”李辰忆述道,长阳科技是在2021年才进入电池隔膜赛道,当时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然成形,公司面临技术、市场和投资回报三大难关。

    电池隔膜分为传统的干法和湿法隔膜,复合膜是在湿法隔膜之上的技术成果。“研发和销售人员每月都要主动上门和客户沟通,这是我们的“硬指标”,复合膜就是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碰撞”出来的。”李辰告诉记者,此前,湿法隔膜用于三元锂电池时,虽具备成本优势,但却存在孔隙率和孔径大小对充放电需求不适配的情况,好在我们不断地尝试和争取,才有了如今的超大孔径、超高孔隙率与高回弹性的固态电解质复合膜。

    据介绍,复合膜作为新型功能性隔膜,其核心在于厚度,为避免在批量制造过程中产生裂纹和缺陷,长阳科技的复合膜生产设备均自主设计、定制、集成。与传统锂电池隔膜相较,该产品孔径实现翻倍提升至80纳米,孔隙率从40%提升至70%-80%,回弹性从10%提升至50%,能够兼具稳定高导电与较高的抗穿刺强度。当下,全球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断按下“加速键”,若固态电池的出货量达到100GWh,则新型功能性隔膜用量在15亿平米到20亿平米左右,中国、日韩及欧美阵营竞相角逐这一“大蛋糕”。

    “我们可以先当追赶者,但未来必须成为领跑者。”李辰坦言,后续,公司或将通过举办固态电池产业大会,进一步与链上企业加深连接,共谋行业未来。

    敢为人先

    一直以来,长阳科技都以创新为本,技术为王,其发展路径也早已公之于众,即“进口替代、世界领先、数一数二”。目前,长阳科技已实现了多个产品的进口替代,包括反射膜、光学基膜、隔膜、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薄膜)等。此前,公司凭借业内首创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用光学反射膜》标准,填补了国内外高端反射膜产品标准的空白,反射膜作为长阳的“王牌产品”,其市场占有率连续7年(2017年—2023年)全球第一,2023年市占率更是高达60%以上。

    长阳科技公司展厅。周聪儿/摄

    步入公司无尘车间,记者看到从原油中提炼出的高分子树脂,经过母料与基膜制备,功能膜深加工等工序后,由“米”蜕变成“面”的光学反射膜生产全过程。这之中,无论是国产设备还是自研技术,无不体现着公司的创新基因。

    “今年,我们成功研发出多相泡孔结构,取代了之前的双相泡孔结构,使反射率这一核心指标提升至97%以上,使得画面鲜明度和延时反应速率有效提高。”李辰介绍道,目前公司已实现了液晶显示应用领域的全尺寸覆盖,其中Mini-LED就是公司基于反射膜通过客户需求进行二次开发的成果。

    据了解,长阳科技反射膜产品的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在电子显示行业处于主导地位,是LG、京东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更是在2019年成为了韩国三星全球13家核心供应商之一。另据业绩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长阳科技实现营收10.03亿元,同比增长8.23%。此前,公司曾表示,主要原因为反射膜销售收入增加,隔膜、胶膜产品开始放量。“世界领先是指技术,数一数二是指市占率。”随着华为开启“三折叠”时代,OPPO推出“卷轴屏”,联想推出“弯曲手环”式概念机……手机品牌商的竞争愈发“超前”,这也使得供应商们不得不“卷”。

    长阳科技也将目光锁定在由日韩企业主导但规模尚小的CPI薄膜领域。“CPI薄膜极具柔性,可实现无限折叠与延展。”李辰介绍道,公司自2018年开始,便对该领域进行布局,现已掌握了开发自单体聚合至加工成膜的关键技术,产品兼具上述天然优势的同时还满足高透、低雾等关键性指标。

    长阳科技产线。

    眼下,公司“CPI薄膜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不过,对于该产品实现全面商业化所面临的挑战,李辰也直言不讳,“CPI薄膜项目尚处于开发阶段,虽已通过客户性能测试,但要实现在实际生产环节达成超高洁净度仍需验证,这也是公司在舟山进行相关项目投建的原因之一。”据介绍,CPI薄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达到无尘与无划痕的表观控制,目前长阳旗下子公司浙江长阳总投资逾3亿元,占地面积80亩的“CPI薄膜项目”已于9月22日正式开工,待建成后将实现年产100万平方米。截至9月30日,长阳科技研发人员数量超过150人,占比总人数近14%。手握自主研发专利242项,累计申请并已受理的专利共411项,其中发明专利有377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值得关注的是,长阳科技于9月22日开启上市以来的第二轮股权激励。李辰透露,“本轮股权激励将向关键研发人才倾斜,这也是公司长期以来坚持“以奋斗者为本”的最好诠释。”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不超过97人,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 6564.41万元,受让价格为8元/股,拟认购股份数合计不超过820.55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