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活动现场。
跨境电商正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许多中国品牌以惊人的速度快速成长。
品牌出海的东风,带来一个亿万级境外市场的增长空间,宁波时尚纺织服装如何抢抓机遇?
6月13日下午,在“产业出海”——宁波站活动上,一批行业专家分享了产业发展的新经验、新举措。
春禾服饰。
“TiKTok Shop”跨境电商美区招商经理盛卓夫认为,相对于已在跨境领域深耕多年的大卖家而言,许多传统中小型卖家对品牌出海显得有心无力。
境外运营没经验、开店注册手续多、投入资金需求大、引流投放价格贵以及售后物流没保障,都成为传统中小型卖家在面对出海问题时的难点和痛点。
“解决难题的关键在于理念的突破以及平台的选择。”盛卓夫说,目前品牌出海主要有自运营以及全托管两种模式。
宁波服装企业通过数字化软件设计产品。
自运营模式的特点是卖家自主运营,可灵活选择商城及直播、短视频、达人合作等模式,并参与平台营销活动。商家根据运营策略灵活定价,有更多自主空间,适合有电商运营经验的各类商家。
全托管模式的特点是商家专注供货,平台协助完成运营、销售、达人合作、售后履约等环节,商家“躺平式”运营,更简单、省心,适合有供应链优势的工厂型、工贸一体型、贸易型商家。
宁波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水平领跑全国。
“两者各有特点。关键在于平台、管理团队的选择以及品牌的定位。”WDEF数字电商产业生态相关负责人赵阳说,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这一模式正成为不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6月11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
《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聚焦本地产业,建设产业带展示选品中心,与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合作,设立产业带“线上专区”。
在提升服务跨境电商企业能力方面,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对本地贸易规模大、带动效应好的跨境电商企业“一企一策”提升“一对一”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跨境电商企业建设独立站、海外品牌运营中心,增强品牌培育能力。
共振服饰。
此外,《意见》还提到,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借展出海”。支持跨境电商平台、出口、支付、物流、海外仓等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等重点展会;支持按市场化原则提升现有地方性跨境电商展会办展水平,针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举办海外专场推介、对接活动。
《意见》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多展示对接平台。
“《意见》的出台释放出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的积极信号。”赵阳说。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基础扎实,拥有一批龙头企业。但如何助力更多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紧紧抓住跨境电商的发展风口,“乘船出海”不失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培罗成的自动化西服生产线。
诚如赵阳所言,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宁波的传统优势产业,时尚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发展路径单一、略显“老气”,竞争优势在退化。
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宁波时尚纺织服装产业尽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但新产品产值同比下降16.2%。如何通过品牌出海,打破传统OEM、ODM模式,是宁波服装产业转型需要探讨的话题。
“曾几何时,提到国际时尚品牌,人们首先想到的是Zara、H&M,是耐克、阿迪达斯。”该业内人士说,近些年来,在出海的巨浪中,中国品牌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在全球市场展现出更积极的态势。从中国成长起来的时尚服装品牌逐渐成为外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世界级品牌。
以希音(SHEIN)为例,借助海外网红经济的风口,希音(SHEIN)迅速从跨境电商行列脱颖而出,成为比肩H&M、ZARA等巨头的中国服装品牌。
康赛妮的生产线。
不光是希音(SHEIN),以安踏为主的“晋江系”运动品牌,以马面裙生产为代表的山东曹县服装,无不通过品牌打造,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形成了自己的新质生产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从挑战者蜕变为时尚行业中的引领者,关键是敢于迈出第一步。”该业内人士认为,宁波不能始终沉溺于“红帮裁缝”的梦境里,回忆“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的“小美好”,而是要敢于创新,在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走出一条具有宁波产业发展特色的时尚之路。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品牌出海,任重而道远。
编辑:季海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