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陈艳
宁波发布2024企业百强榜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上升势头猛,产业结构加速升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追逐技术变革,期待实现世界500强“零突破”。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生产线。
综合百强企业总营收达2.47万亿元,连续3年突破2万亿大关,制造业百强企业总营收首次突破1.5万亿元;综合百强企业入围门槛提升至42.38亿元,入围民企增至73家……
8月30日,宁波市企业联合会、宁波市企业家协会、宁波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了2024宁波市企业百强榜单,从多维度对宁波头部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
透过综合企业百强、制造业企业百强、服务业企业百强以及竞争力企业百强4份榜单,总的来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宁波企业通过不断锐意创新、攻坚克难,新旧动能转换动力不断增强,释放出不少值得关注的信号。
发布会上,为创业创新企业家颁奖。
整体营收稳中有增,个体分化加剧
走进前湾新区的极氪智慧工厂,感受到一派“红红火火”景象:700多台全自动焊接机器人和200余辆自动导引运输车忙碌而有序,一台台簇新的纯电动汽车走下产线。
仅7月份,极氪汽车产量就超过了1万辆,至今已交付逾30万辆新车,销量领跑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极氪汽车的快速发展,是吉利汽车集团借助产品技术双输出优势,不断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一个缩影。去年,吉利汽车营收达到1305亿元,在综合企业百强榜中排名第四。而在2021年,其营收刚刚迈过千亿元大关,三年间增幅达到30%。
综合企业百强榜单上,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还有4家。雅戈尔集团以1915亿元的营收,连续三年位居榜首。
中石化镇海炼化、金田投资控股分别以1496亿元、1426亿元的营收,位列第二、第三,中基宁波集团以1260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五。
另外,奥克斯集团、远大物产、富邦控股、前程投资、开投集团、均胜电子等体量均超500亿元,将是“千亿军团”的有力追赶者。
从综合企业百强、制造业企业百强、服务业企业百强三张榜单的入围企业来看,宁波头部企业整体营收稳中有增,运营保持稳定,表现出了较强韧性,营收规模在20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了36家,创历史新高。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头部企业的营收增幅和效益指标均有下滑。宁波市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受疫情“疤痕效应”、国际经贸关系复杂变幻、内需不振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个体发展也呈现剧烈分化态势。
智造升级,更多机器人走进工厂上班。
对主榜单“综合百强”的分析发现,上年度入围的企业中,有14家企业在本年度“掉榜”。而新入围的14家企业,中拓供应链、容百新能源、日出石化等跻身前40强。在继续入围该榜单的86家企业中,有37家企业排名上升,36家企业排名后退,另有13家企业排名保持不变。
像华锦建设集团、爱柯迪等6家企业的排名升幅均超过了两位数。其中宁波宝都商贸从上年的92位上升到今年的59位,一下蹿升了33位,企业营收规模也从2022年度的47.6亿元增加到2023年度的91.2亿元,几乎翻番。
从排名上升企业所处的行业来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上升势头很猛。在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中,石化类企业达到11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到11家,新材料企业达到19家,光伏、锂电等新能源相关企业达到6家。这从一个侧面也印证宁波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迭代升级。
民企“更进一步”,创新研发投入大手笔
今年的综合企业百强榜,入围“门槛”提升至42.39亿元,分别有20家国企、73家民企和7家外资企业上榜。对比上年榜单,入围的外资企业减少了2家,民营企业则新增2家。这73家民营企业,总体的户均营收规模达到261.15亿元,已超过宁波国有企业的均值,户均利税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宁波本地国有企业做强做优也有进步。去年,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成为宁波首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宁波国企。本次榜单上,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排名升到第10位,进步2位,且营收规模达到563.2亿元,增长了90多亿元。这也显示出,宁波国企和民营企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当前,超级计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正在迎来技术变革。宁波制造业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追逐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前沿浪潮。分析显示,本次“综合百强”入围企业研发总投入达到277.77亿元,入围“制造业百强”的企业研发总投入为286.32亿元,较2022年度增速分别达14.77%和15.56%。
先进制造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从研发成果看,制造业百强企业中,有78家企业参与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共1625项;拥有专利63913项,其中发明专利17183项,64家企业专利数达到100项以上。像奥克斯、方太、舜宇、均胜、得力、继峰、公牛、乐歌等代表企业专利数均超1000项,反映出宁波制造业头部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视,为企业成为行业标杆打下扎实基础。
扶大育强,期待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
民营经济发达、被冠以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宁波,众多“专精特新”企业星光熠熠,但是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特别是缺乏世界500强这样的“航母”企业。这成了宁波经济发展的一个遗憾。
8月初《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中国共有133家企业上榜。浙企有10家上榜,其中9家总部位于杭州。
“去年,雅戈尔集团实现营收1915亿元,距离2000亿元关口仅‘一步之遥’。但相比今年世界500强321亿美元营收的入门门槛,还有约300亿元的差距。”市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挑战,企业如何在新旧动能转换、国际产业链重构等趋势之中抓住机遇,实现从“更大”到“更强”,非常关键。
智能化制造,让生产更加轻松。
如今,宁波企业有9家入围2023中国企业500强、17家入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13家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家。在2023中国大企业创新100强榜单中,舜宇集团、均胜电子分别位列第28位、45位……这些排名的背后,可以看到宁波头部企业正积极融入“双循环”,努力当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先行者和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在绿色石化、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发力深耕,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稳步前行。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吉利在宁波区域研发投入年均超百亿元,正在加快宁波五个制造基地的新能源化、智能化改造,发挥好“链主”企业作用,全面助力宁波新能源汽车之城建设。预计到2025年,吉利在宁波实现年产值破2000亿元。
“培育世界500强企业,不但要支持成熟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还要重视新产业领域的高成长企业。”市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说,对以制造业见长的宁波而言,要加快以“大优强、绿新高”为重点,加速推动宁波工业经济从“制造”走向“智造”和“创造”,培育一批具有引领性、导向性、标志性的“定盘星”企业,发力追赶,加速推进“地瓜经济”,不断扩大宁波企业全球影响力。
向“新”而行,向“质”图强,宁波企业登上世界500强的舞台,为期不远。
编辑:张弛 审核:沈之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