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 通讯员 宋瑞
兰洋科技以液冷技术为核心,旨在打造国内第一液态散热品牌,成功实现商业化落地并拓展至数据中心等领域。
甬派君有话说
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变道超车”的根本动力。
作为宁波培育新质生产力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宁波高新区按照“又高又新”的战略要求,全面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首选地、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青年人才集聚地,争创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甬派推出“寻找向‘新’力”系列报道,讲述高新区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向“新”而行的故事。
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液冷技术,正成为散热领域的热门赛道。
液体的导热能力约为空气的25倍,单位体积内液体换热效率同比空气提高近百倍。从传统的风冷散热升级成液冷散热,已成趋势。
“就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而言,不管是技术领先性,还是市场占有率,我们在国内同行中都位于前列。”说这话的,是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洋科技)的副总经理莫景杰。
2019年,兰洋科技抓住风口,顺势成立。成立之初,便定下了“打造国内第一液态散热品牌”的目标。
走进兰洋科技的展厅,一台“机甲风”的电脑主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不同于常见的电脑主机,兰洋科技的这台主机内部装满了透明的“水”,CPU、GPU等硬件均被完全浸没。在酷炫的灯光下,“水面”轻微波动,科技感和未来感扑面而来。
使用液冷技术的主机。
“这不是水,是特制的导热材料基液。”莫景杰介绍,它的导热效率比传统的风冷高了30%左右,且液体8-15年无需更换。
此外,将电子元器件浸泡在液体里,与空气隔绝,避免了氧化反应,还能做到洁净无尘,有效延长硬件使用寿命,解决了传统风冷散热带来的风扇噪音问题。
2021年7月,兰洋科技限量发售第一批浸没式液冷主机,不到七分钟就全网售罄。创造性地实现了浸没式液冷主机在小型民用电子设备领域的可量产化、商业化落地。
这款导热材料,便是兰洋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最初研发时,研发团队没有将国外成熟的配方“拿来就用”,而是花大力气针对国内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自主研发、复配。
目前,兰洋科技已拥有较成熟的导热材料基液研发技术,并计划每年新增2-3种新产品序列,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适配需求。
“最重要的是,我们实现了导热材料基液国产化替代,至少在材料这一方面,不再受国外企业掣肘。”莫景杰介绍,兰洋科技每年的科研投入超过5000万元,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百余项,还获得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荣誉。
液冷材料基液十分清澈。
除了电脑主机,兰洋科技还将目光瞄准了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存储和处理着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传统的风冷技术已无法满足其散热需求。AI数据中心更是对散热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用莫景杰的话来说,“数据中心,一定是未来液冷技术的黄金市场。”
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政策出台,从国家到地方都对数据中心的PUE值(电能利用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
简而言之,PUE值越接近1越好,意味着更省电、更节能。
兰洋科技与中国联通共同部署的浸没式液冷可移动集装箱式高密度绿色数据中心。
前段时间,兰洋科技与中国联通共同部署的浸没式液冷可移动集装箱式高密度绿色数据中心投入使用。
莫景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用上液冷技术后,该数据中心三个月可节省用电量近60万千瓦时,平均PUE值可从1.6降低至1.08。
省下来的这部分用电量,按照当地电价计算,可节约电费成本逾30万元。
业内预测,预计到2027年,随着AI系列应用的规模化落地以及液冷生态的日趋成熟,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
通过为客户提供液态温控整体解决方案,兰洋科技在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
“以前,客户往往需要同时对接液冷技术企业和服务器企业,而兰洋能够提供液冷技术加硬件的一站式服务,对客户来说,省力多了。”莫景杰说。
液冷电竞桌。
兰洋科技还提出了创新的融合式液冷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够在单个服务器的有限空间内,实现多种液冷散热技术组合应用,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散热方案。
今年上半年,兰洋科技的营收破2亿元,较去年一整年的营收翻了一番。
“眼下,兰洋科技正致力于优化散热系统的各个环节,并积极开拓储能、通信基站等散热场景的液冷应用市场,包括液冷投影仪、液冷主机等小型民用电子设备的技术应用落地。”莫景杰介绍,公司同时进行海外专利及业务布局,以提升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编辑:傅婷婷 审核: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