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聚焦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东南财金】世界第一!宁波造“中国芯”何以闪耀全球?
  • 阅读:
  • 时间:2025-01-23
  • 发布: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
  • 金鹭 殷聪东南财金

    二十年坚守,让半导体和新材料“溅射”出中国制造的光芒。

    1月20日晚,央视财经频道播出“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盛典”。江丰电子作为全省唯一的企业代表,“盛装”出席。

    这份“盛装”下,是江丰电子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活动现场。

    关键词:填空白

    从外观看,江丰电子生产的溅射靶材是一块直径20cm至60cm的“圆饼”,原料为铝、铜、钛等金属材料。

    “在芯片生产过程中,不同的靶材会交互作用,金属原子被一层层溅射到硅片上,再利用特殊工艺将其切割成纳米级金属导线。芯片的信息传输全靠这些金属导线。”以手机核心处理器中的铜导线举例,江丰电子董事长姚力军说,“它的线宽最短处只有5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4000分之一。制作5纳米的芯片需要钽靶材和铜靶材组合使用。”

    2005年,姚力军怀着产业报国的梦想,回归祖国,与2名海归博士同学、6名日籍专家创立了宁波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博士到世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的最高负责人,回想创业路,姚力军将其总结为“十年磨一剑”。

    江丰电子。

    2005年10月,凭着在核心设备与技术上的充足准备,第一块国产半导体工业用溅射靶材在江丰电子的生产线上诞生。

    然而,这块有着“中国血统”的靶材却并未马上带来盈利。

    “我们用了8年时间才实现盈利,12年后才迎来成功上市。”姚力军坦言,创业之初,他们几乎在亏损中度日如年。

    2008年年关,余姚下了一场很大的雪。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姚力军理应对此司空见惯,但这场雪却“下”成了他创业路上最难逾越的冬天,令他至今难忘。

    当年,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成立不久的江丰电子也未能幸免。

    “员工的工资和年终奖、供应商的货款都等着付,但账上空空,我只好出去借钱。”姚力军三天没回公司,终于筹集了260万元,“总算撑过了这个年关,但过完年,账上也只剩10万元。”

    之于姚力军而言,当时并不是没有其他选择。敏锐的跨国公司嗅见江丰电子的危机后,曾相继上门提出收购意向,某家日本公司甚至直接将签好字的收购合同放在姚力军的面前。

    签了,就是触手可及的财富自由。但在姚力军看来,这道选择题只有“不签”一个选项。

    “越是艰难时刻,越要耐得住寂寞。”姚力军说,江丰电子既然做的是填空题,就不怕挫折。

    那年,他用借来的钱,给全体员工发了年终奖。最后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一笔300万元的科技担保资金,让企业又坚持了下去。

    靶材生产车间。

    次年8月,机会来了——订单来了,企业成功熬过“冬天”,迎来发展的“春天”。

    2005年,江丰电子第一块中国制造靶材研发成功,填补中国溅射靶材工艺空白,打破国外垄断。

    2010年,江丰电子生产的溅射靶材开始向全世界输出,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2019年,江丰电子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

    如今的江丰电子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龙头。其产品已进入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工艺领域,成了该领域出货量的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江丰电子实现营收26.25亿元,同比增长41.7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98亿元,同比增长52.48%。

    江丰电子生产的溅射靶材。

    关键词:7个“9”

    时至今日,江丰电子已是不少人眼里“成功的公司”,是全球领先技术节点的主流供应商。

    然而,姚力军依然心怀隐忧。拳拳之心,时刻为“中国芯”而跳动。

    在此前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采访中,姚力军在题板上毫不犹豫地写下了七个9,即99.99999%。

    在他看来,超高纯金属材料和溅射靶材是制造半导体芯片的关键材料,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密布着上万米金属导线。导线对金属纯度要求极高,需达到99.999%。

    然而,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姚力军也敏锐地觉察到寒意。

    姚力军坦言:“当下,水温与水流的方向都在不断变化,企业在其中感到不适是必然的。我们能做的唯有在正确方向上保持定力。”

    2019年,姚力军成立同创普润集团,对超高纯铝、铜、钽等制备技术进行攻坚。

    “如果将江丰电子这些年来在芯片领域的作为比作修路,以往,我们是将产业化之路修到全国各地;而今,我们要把技术攻关之路修到产业更上游。”

    自动化生产线。

    经过数年沉淀研发、山海协作,2021年底,钽材料加工工厂建成并投产。

    作为这一工程项目主体同创特种材料的重要股东,姚力军介绍:“这一项目布局了多台技术领先的电子束炉,投产后将形成大规模的电子级超高纯钽生产能力。”

    2023年2月,在哈尔滨新区龙江学子创业园、姚力军团队投资的电子材料产业化项目试生产基地中,超高纯钛、超高纯锰生产线投产,这也是在我国超高纯度金属材料领域的空白处答题。

    目前,姚力军团队已经攻克了超高纯铝、钛、钽、铜等靶材的产业化难题,在全国建成了19个生产基地。他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我们长期处于危与机的博弈之中,在关键拐点的决战里,核心竞争力是取胜的‘唯一秘诀’。”

    “目前,同创普润集团正推进布局7N9超高纯金属。”姚力军说,7N9也就是99.99999%。

    在超高纯金属领域,纯度越高,金属的延展性也越强,应用的领域也更广,但随之而来的是每提升一个N,工艺复杂度的大幅提升。

    但这是市场的方向,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一步。

    姚力军以及他背后的“小伙伴”们将代着对产业至纯的爱披荆斩棘,勇往无前。

    江丰同创。

    关键词:孵化器

    然而,在全球半导体行业高度细分的当下,姚力军很清楚,“一枝独秀不是春”。中国要在芯片版图上插更多的五星红旗,必然需要国内整个产业链上环环相扣的奋起直追,而领军人才是关键。

    于是,姚力军依托自己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号召力,抓住一切会议、洽谈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网罗高层次人才。

    在防紫外线黄色安全灯的照射下,赢伟泰科新材料车间内的两台大型浇注机快速运转,经过预热、混合、浇注等环节后,一块块精抛硬垫成型,进入检测环节。

    “精抛硬垫的生产过程就像‘切蛋糕’一样。”赢伟泰科新材料总经理相红旗以此形象地比喻,只是眼前的“蛋糕片”有着很高“含金量”。

    随着芯片制造对于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平坦化工艺成为受关注的重点,催生了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抛光垫是该技术的一项重要耗材。赢伟泰科新材料,正是目前浙江仅有的一家CMP抛光垫研发生产企业。

    CMP与靶材,都是芯片链条上举足轻重的一环。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相红旗正是在姚力军的招引下,结束海外工作,来余姚创立赢伟泰科新材料。

    江丰同创。

    与姚力军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惠宏业。

    “姚总!”“惠总!”2015年岁末,在一次供应商会议上,姚力军作为唯一的国内民营企业供应商出席,惠宏业则是国外一家芯片材料巨头的全球副总裁,是CMP产品技术方面的知名专家。

    “您研究什么方向?”“进度如何?”“余姚听说过吗?去过吗?”……那夜,惠宏业看到的姚力军,很忙很忙,忙着满场找人“闲聊”,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可奇怪的是,姚力军嘴边的高频词并不是什么技术热点,反而是“中国产业转型的需求”“巨大的潜在市场”“地方政府的引才政策”等。

    很快,在姚力军的极力促成下,惠宏业第一次造访余姚。当时想跟姚力军“多多接触”的他,也说服了公司,为江丰电子带来了CMP合作项目。

    2024年,惠宏业正式掌舵润平电子,与姚力军一起站在了中国芯片产业链上。

    相红旗来了,惠宏业来了,微泰真空的易骛文以及创润新材料的吴景晖也来了……历数这些慢慢聚在余姚的名字,其背后是“行业标准”“专利发明”等高精尖名词。据初步统计,姚力军已引来100多位高层次人才、37个科研团队。

    如今的江丰电子就像是一台大型的孵化器,从全球、全国各地招引人才,在集成电路这条关键的产业链上,生长出铜、铝、钛、钼、钽等芯片靶材的整条产业链,逐步培育、发展着独属于自己的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