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聚焦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甬派】深一度|从量身剪裁到智能打版,百年红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阅读:
  • 时间:2025-10-30
  • 发布:市经信局
  • 甬派客户端见习记者 冯姝涵 通讯员 王光环 陈倩

    红帮文化广场。本文图片均由冯姝涵 摄

    近日,2025中国职业装产业大会在甬举行。该大会已连续四年落户宁波,不断培育职业装产业发展生态,让“宁波装”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宁波与服装的缘分始于一百多年前。当时,发源于奉化江畔的“红帮裁缝”,凭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制作出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套中山装,开设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还撰写了第一部西服理论专著,为中国服装走向现代做出了重要贡献,更让“宁波装,妆天下”成为了宁波亮丽的产业名片。

    如今,宁波将红帮服饰产业化项目纳入19个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通过一系列举措让红帮文化焕发新生。

    近日,记者探访了红帮文化的发祥地——宁波奉化区江口街道王溆浦村,循着历史脉络,探寻红帮文化在当下的传承与创新。

    一针一线,以传承守匠心

    “红帮裁缝”的得名,源于19世纪中叶,宁波奉化江两岸的一批裁缝率先掌握西服制作技艺,为来华的“红头发”外国人定制服装。他们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服装改革的先驱,更是“宁波帮”在服装领域的代名词。

    宁波自古便有重商、惠商的传统,“工商皆本”思想深入人心,为红帮裁缝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大量奉化江口裁缝怀揣技艺赴沪谋生,从肩扛工具、走街串巷的“包袱裁缝”起步。他们凭借吃苦耐劳的品性与灵活创新的智慧,借鉴西方服装工艺,总结出西服工艺“九势十六诀”,最终创下中国服装史上的“五个第一”,让“红帮”之名传遍全国。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冯盈之教授,用“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16字,精准概括了红帮精神。

    走进宁波奉化区江口街道王溆浦村,随处可见红帮文化的鲜活载体。

    文化广场上矗立的中山装雕塑。

    村口文化广场上矗立的巨大中山装雕塑,彰显着红帮裁缝在二十世纪制作出第一套中山装的划时代贡献。

    广场后面,便是王顺泰号。这里不仅是王顺泰洋服号的生产基地,更是红帮裁缝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基地。现任继承人汪斌栋与团队坚守“量体裁衣、守正创新”的传统,延续“一人一版”的匠心。

    “以前主要做来料加工,上海、宁波的店铺把客户尺寸发来,我们负责制作。去年这里改造完成后,我们开始做自主品牌推广。”汪斌栋介绍,如今位于上海南京路的实体店客源稳定,积累了一大批回头客,这份信任正是对红帮技艺最好的认可。

    穿过文化广场,沿着村路往里走,便来到了王溆浦文化礼堂。

    礼堂后方的王氏宗祠“滋德堂”内,红帮展厅格外引人注目。老式缝纫机、泛黄的民国日报、磨损的皮尺……一件件老物件不仅还原了当年红帮裁缝的工作场景,更串联起知名企业荣昌祥制衣公司的发展脉络。

    王顺泰洋服号生产基地。

    村内的王才运故居,同样承载着红帮裁缝的厚重历史。

    1902年,王才运在上海南京路创办荣昌祥呢绒西服号,以“善治店、精工艺”被誉为“上海西服业鼻祖”,也是红帮裁缝的引领人物。在五卅惨案中,他带头罢市抵制洋货,用匠人风骨诠释爱国情怀。

    去年底,王溆浦村完成了对王才运故居的保护性修缮与特色展陈打造,让这座民国建筑重焕光彩。

    故居二楼的《王溆浦——申城西服业的摇篮》主题展览,以实物与史料相结合的方式,生动讲述了以王才运为首的奉化红帮裁缝,在中式服装向西方服装转型的历史变局中,率先拥抱变革、致力创新的历程。

    “接下来,我们还将对王才运红帮裁缝研学基地进行改造提升,通过接待研学团队,在传承红帮文化的同时,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项目相关负责人说。

    《王溆浦——申城西服业的摇篮》主题展览。

    科技赋能,以创新谋未来

    创新,自古以来就是红帮裁缝的重要精神。

    从创下中国服装史上五个“第一”,到如今以科技赋能传统技艺,红帮裁缝始终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王顺泰现任继承人汪斌栋介绍,如今掌握红帮裁缝技艺的仅百余人,且多为六七十岁的老手艺人。年轻人不愿从事纯手工定制,“十年磨一剑”的师徒传承模式,在快节奏的当下已难以为继。

    “破局的关键,在于传统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数字红帮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吕向东说。

    易裁科技数字红帮创新中心,正是传统与科技相融合的生动实践。如今,在数字红帮创新中心的不断努力下,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智能制板系统的应用,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裁剪模式——通过导入客户数据,系统便能智能化快速生成精准样板,将原本数周的定制周期大幅缩短。

    这一创新没有丢掉“一人一版”的红帮精髓,反而解决了“耗时久、效率低”的痛点,让手工定制更加贴合现代生活节奏。

    “未来一两年,消费者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非接触式3D人体数据测量设备就能获得精准的尺寸数据。线上下单时,只需提供数据,企业就能按需生产,让每个人都能买到完全合身的服装。”吕向东描绘的全民定制时代,正逐步照进现实。

    王顺泰洋服号。

    同时,数字红帮创新中心正计划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展开深度合作,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聚焦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解决传统教学与产业需求脱节问题,构建起“院校教学+企业实践”协同育人机制。

    此外,智能系统降低了技术门槛,还能让学生从重复手工中解放,将更多精力聚焦创意设计与技术攻关。

    依托王才运故居深厚的红帮文化底蕴,易裁科技数字红帮创新中心计划打造“文化传承+技术实践+游客体验”的研学和实训基地。通过“研学传文化、实训育人才”的双重功能,进一步激活王才运红帮基因,构建起“文化—人才—产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经济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从百年前一把剪刀、一卷皮尺闯天下,到如今以科技赋能未来,红帮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宁波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更成为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

    如今,宁波正以数实融合标杆城市建设为契机,让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为发扬红帮精神、助力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

    百年红帮,正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持续演绎着“守正创新”的新传奇。

    编辑:张子琪 审核:胡琳芸 梅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