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聚焦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宁波日报】拼创新,奋力实现新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在宁波企业界引发热烈反响
  • 阅读:
  • 时间:2025-02-20
  • 发布: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
  • 记者 单玉紫枫 王婧

    2月17日,北京。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两位宁波人成了“座上宾”。

    从上午快讯发出,到下午新华社播发通稿,再到晚上7时央视“新闻联播”播出,各界对座谈会热议不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更是引发了宁波民营企业家的强烈反响。

    在宁海,83岁的宁波如意创始人储吉旺守着电视,将8分33秒的座谈会“新闻联播”完整版,反反复复看了三遍;在鄞州,中基大厦26层办公室里,“外贸一哥”周巨乐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心潮起伏;在高新区,永新光学研究院副院长毛昊阳看着同为“90后”的参会人倍感振奋……

    如意、中基、永新这三家企业,如同宁波民企的“三棱镜”,折射出中国民企从艰苦创业到全球竞合,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的奋进图景。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鼓舞了广大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昂扬斗志。

    未来的“未来工厂”

    19日清晨,宁海县梅桥区块笼罩在薄雾中,如意董事长储江与父亲储吉旺踏上了“新工厂”的地界。

    现场,一台臂架泵车舒展长臂,两台高速缆机将混凝土精准注入仓面。

    这个年产30万台新能源智能仓储物流装备的智能工厂项目,是全省“千项万亿”工程清单上的明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254亩,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

    “这就是我们的‘未来工厂’。”储江满怀憧憬,一语双关。储吉旺下意识地向机械臂挥了挥手。这个动作,像极了40年前他在毛竹棚里敲打第一台拉紧器的姿态。

    身后的电子屏上,一串数字在晨光中跳动——墨西哥AGV搬运车订单增长量、德国客商追加氢燃料电池搬运车采购量……这些数据,将注入眼前这片254亩的智能工厂,成为宁波民营经济“万亿版图”的新坐标。

    40年间,这家从毛竹棚起步的企业,已蜕变为全球领先的仓储物流产品“专家”,产品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专利近600项,主持或参与制定50余项国家及行业标准。而它的成长轨迹,正映射着中国民营经济“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的深层逻辑。

    储江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营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广大民营企业家对经济发展潜力有了清晰认识,进一步激发广大民营企业攻坚克难的斗志,推动民营企业在新征程上实现新飞跃。

    “链主”的全球棋局

    1985年,中基宁波集团从一家传统外贸公司起步。当时,年进出口额尚不足20万美元,如今已成长为横跨大宗商品全产业链运营、外贸综合服务及跨境综合服务等领域的“供应链王国”,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205位。

    2024年,中基营收达1416亿元,实现进出口额57.76亿美元,连续多年稳居宁波第一,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7%,助力宁波大踏步“晋级”,成为继深圳、上海之后的第三座“民营外贸万亿之城”。

    回首过去,中基一路见证并深度参与了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乃至中国外贸的发展历程。公司于国有外贸体制改革中探索前行,在民营股份制改造中发生质的飞跃,焕发蓬勃生机。

    “我们遭受过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断崖式下跌等巨大冲击,也经历了近年来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一系列严峻挑战。”

    周巨乐表示,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民营企业遭遇的一些困难和挑战,是能够克服的而不是无解的。我们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在困难和挑战中看到前途、看到光明、看到未来,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永新的“永远创新”

    上午10时,永新光学办公楼三楼会议室的门被匆匆推开。

    一名年轻人快步走进来,腕表表盘闪过一道微光。“抱歉久等,刚结束两个项目会。”

    永新光学销售总监、研究院副院长、技术副总监……年轻的毛昊阳身兼多职。与公司老一辈创业者一样,他的座右铭也是“永新”二字。

    “永新永新,就是要永远创新。创新是企业的基因。”窗外,做医疗光学、激光雷达镜头的新厂房已经落成,毛昊阳若有所思,“每个企业都在探索自己成长的‘第二曲线’,我们这样的企业一以贯之的,是希望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2021年底空降永新前,这位英国剑桥和帝国理工双学位的海归,在上海已经是一家医疗机器人公司的项目主管。

    只因喜欢这个行业,所以父辈们问他是否愿意回来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进入公司后他很快嗅到“创新点”:

    医疗光学业务像散落的星子,仅闪现在角落。“必须把这块业务做深做强。”他成立医疗光学独立事业部,将一个个零星订单串珠成链,去年该业务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增幅在70%左右。

    新生代高科技民营企业家出席这次座谈会,再次释放出强烈信号: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引擎,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真正的技术优势是创新的速度。”毛昊阳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财报:研发投入连续跳涨,2023年突破9000万元大关。“知道吗?我们的荧光内窥镜模组现在可以实时辨别病灶区域和健康区域,帮助医生实施精准手术。”说这话时,他眼里闪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