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法治宁波建设的决策部署,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指导下,围绕《2024年法治宁波建设工作要点》(甬党办〔2024〕20号)等要求,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全力为全市制造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情况
(一)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一是抓关键少数。局党组书记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使命,把党内法规工作放在工作重中之重,局党组班子成员严格按照“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的学习,严格以国家宪法为依据、以党内法规为准绳,遵守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条规,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责任分解。严格执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规定,制定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具体内容,与全面从严治党同步推进,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责任细化到具体岗位和负责人。三是重考核力度。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治思维、依法治理和法律法规等纳入局考核体系,把学法工作的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有力推进学法工作的落实见效。
(二)系统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一是重视局领导班子法治专题学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依法治国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依法行政任务,制定2024年党组学法计划方案,全年共组织5次集体学习。筑牢党纪理论根基。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扎扎实实学好《党纪处分条例》,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专题解读《条例》,各基层党组织讲专题党课11次,集中观看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积极参加城市展览馆集中警示教育、“第一现场”警示教育等活动。二是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推进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谋深做实“经纬讲坛”“青年说”“益企成长”等经信学习专栏,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提高全局干部的法纪意识,树立法治观念。三是严密组织行政执法证统一考试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公职人员,申报参加全省统一考试信息,截至目前我局已有行政执法人员63名,行政执法证持有率达94%。
(三)精心组织立法调研和重大事项决策。一是按照市人大立法要求,联合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司法局等部门开展了《宁波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立法调研,现已有2项列入市人大五年立法规划项目库。制定《宁波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方案,按照立法调研工作方案,会同市人大常委会、市司法局等组成立法项目调研小组,赴高新区、鄞州区、北仑区,走访均普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华仪宁创、澳玛特等9家单位,并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不断完善行政决策机制,推进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二是按照《浙江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宁波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规定》等规定要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将《宁波市软件产业突破提升发展行动方案》作为2024年度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制定过程中全面落实了重大决策程序制度,已按时完成重大决策项目,并依法进行公示。
(四)着力提升依法行政执法水平。一是加强涉企法律、规定、政策的梳理,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我局权力事项清单、惠企政策清单的梳理及政务公开工作,并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二是按照“大综合一体化”执法要求,查找我局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梳理问题清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各项工作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依法使用,加强行政执法相关数据的统计报送。三是加强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做好盐业监管和监控化学品管理职能,完成各项行政检查和监管任务。对持有浙江省行政执法证的人员,组织相关业务的执法培训和考核,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执法水平,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
(五)全面履行行政执法检查事项。一是加强盐业日常检查和应急储备管理工作。盐业储备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引入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确保盐业市场遇到紧急情况时,调配运输更便利、更应急。加强盐业日常检查工作力度,采用专业检查装备和配备专职人员,加强日常巡查、检查,严厉打击各类涉盐违法行为,确保盐业市场运营正规有序。组织法规宣讲进入全市盐业定点企业。开展食盐专营日常监管规范化实务培训,进一步完善与理清工作职能与机制,根据盐业日常监管工作中发现的情况,报请分管市领导批示后将市场零售等流通环节的监管与查处移交市场监管部门。全年组织开展盐业联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市本级共联合检查1次(检查3家企业),专项检查26次,受理举报6起,移交1起。二是做好监控化学品监管。认真履行数据宣布义务,完成了2024年度数据宣布和2025年预计宣布工作,包括第二类使用厂区3个、第三类生产厂区3个、第四类生产厂区44个(其中含硫磷氟4个)。完成全市6家第二类、第三类监控化学品企业全覆盖检查,完成2家企业“双随机、一公开”现场检查,4家企业接受省禁化武办现场核查并顺利通过,2家企业通过国家禁化武办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新建审批,协助省禁化武办完成鲁道夫化工(东莞)有限公司违规销售第二类监控化学品检查。开展普法宣传和国际核查准备,组织40余家企业和单位参与线上禁化武履约普法知识竞赛,通过市经信局和市石化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及宣传海报等形式进行了宣贯。组织召开2024年度全市禁化武履约培训暨数据宣布工作会议,各区(县、市)经信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履约企业业务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邀请省禁化武履约资深专家就《禁化武公约》、禁化武履约工作要点和常见问题、监控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数据宣布工作要点等进行了专题培训。
(六)深入推进规范性文件清理整治。一是加强文件清理和公平审查。组织开展《关于整治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突出问题整治专项行动》,清理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性措施文件等80余份,并就涉及问题文件进行修订、汇报等工作。二是规范文件制发流程。严把文件制发政治关、法律关、程序关、文风关,突出抓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确保局党组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严把文稿起草关,按照“谁起草谁负责”原则压实承办人员的首办责任,督促增强工作责任心。三是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在制定规范性文件、制造业政策规划中的作用。建立以内部法律顾问为主、外聘法律顾问为补充的合法性审查法律顾问队伍。2024年,法律顾问协助审查行政机关合同200余件,其中参与重大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查3件,协助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20件,协助行政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性措施公平竞争审查100余件,参与处理行政诉讼、复议、信访涉法事务2件,参与其他法律事务12件。
(七)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和政策宣贯。一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原则。制定2024年度宁波市经信系统普法责任和普法重点项目清单,把普法工作任务落实到各有关处室(单位),普法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受到了市普法办的通报表扬。二是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常态化开展“四下基层 联入走访”活动,加强普法宣传和政策法规的宣贯力度。认真组织《食盐专营办法》《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宁波市盐业日常监管实施细则》等内容宣传活动,对10个区(县、市)和2 个功能区应急食盐储备工作进行检查,并宣传盐业法律法规,强调遵循市场公平公正与合法行为;同时,结合盐业日常督查活动,宣贯盐业执法检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三是积极开展政策宣贯。重塑“通则+专则+定制”的新型工业化政策体系,对新型工业化政策体系线上线下进行宣贯,共100余场次。通过搭建设备交易平台,创新打造“设备之家”,举办全市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暨“设备之家”首发政策宣贯活动,相关做法入选中国改革2024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截至2024年年底,平台企业用户达7万户,产生交易和服务超4400笔,助力企业完成6.2万台设备更新,扩大设备销售超133亿元。联合税务部门、软件行业协会、计算机学会等机构,赴北仑、高新、镇海等地区及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开展软件、生物医药等专项政策、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宣贯活动。积极配合开展宁波市2024年食品工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国家标准法规宣贯培训会活动。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市数字经济局(市经信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较好成效,但对照新的更高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仍有差距,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贯彻法治理念的能力还有待提升;二是对上级最新文件精神的学习领悟还不够深入,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要求的举措还不够有力;三是普法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宣贯的多样化路径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市委全会明确的“三个新”“三个化”目标任务,聚力攻坚城市数智化转型集成改革、新型工业化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为我市迭代升级“361”现代化产业体系,体系化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数实融合标杆城市建设,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二)工作任务及举措
1.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法治政府建设标准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列入局党组首要议事内容,坚持贯彻落实局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定,始终贯彻执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2025年宁波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为依据,细化我局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部署和任务分解,加强涉企法律、规定、政策的梳理,推进我局权力事项清单。
2.进一步谋划立法规划项目推进。《宁波市新型工业化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列入市人大五年立法规划项目库,下步,我局将按照市人大地方性法规立法工作要求,围绕《条例》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合理性、特色性五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实证调研与理论分析,特别是对立法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主要制度设计构想等进行深入调研,为推进《条例》立法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助力宁波构建“36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为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提供法规保障。
3.进一步高质量完成执法检查任务。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履责本领和能力,切实履行好盐业和监控化学品监管水平,确保高标准完成“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检查,不断推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满意度。尝试及创新执法检查方式方法,如“行政执法监督码”“亮码检查”等创新措施,简化执法检查流程,尽量减少对企业的干扰。梳理涉企法律、规定、政策,推进我局权力事项清单、惠企政策清单的梳理及政务公开工作,并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4.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强化企业综合服务,对标国家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建设要求,迭代完善市“一十百千”企服体系,建强市企业之家网、企业服务数据仓、优秀服务机构库“一网一仓一库”。建立健全市“大智造”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深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及时排摸梳理企业实际需求,完善落实对市场主体、企业家和行业协会的政策征询以及参与政策制定机制,根据企业共性诉求和年度绩效评价结果,及时优化调整政策,切实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