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宁波余姚市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示范市建设工作部署,紧扣省“415X”产业集群、宁波“361”产业集群打造目标,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培育一批综合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以龙头为牵引,快速“集链成群”,“四大金刚”——舜宇、江丰、领克、智昌四家企业便是该战略下的“代表作”。
江丰电子靶材自动化生产线。
“领克”经验值——一个好汉87个“帮”
2月26日,整车产自“领克余姚工厂”的领克08EM-P于欧洲上市,预计6月份可在当地开启交付。这也是领克品牌全面新能源化的首款车型,在混合动力、智能座舱等方面都达到了业内领先的水准。
新车型的上市,让藏在背后的“领克余姚工厂”浮出水面。
“余姚工厂是吉利汽车集团领克品牌的全球质量中心和制造中心,也是领克汽车各个整车生产基地中,覆盖车型最广的一处工厂。”领克余姚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这一定义展示的是余姚深而广的产业支撑。
2024年6月底,吉利汽车整车零部件采购对接会举办,余姚相关部门负责人、吉利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87家余姚本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负责人共谋合作商机。
领克余姚工厂。
“这场对接会切实打通了领克余姚工厂的本地渠道,已同6家本地汽配企业进入实质性洽谈阶段,有助于完善这条整零协同的新能源汽配产业链。”中意宁波生态园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经济发展部部长李敏说。目前,余姚已初步形成涵盖新能源整车、轻量化汽车零部件、动力电池系统、车载光学电子制造等于一体的产业基础,链上规上企业数量已达到百家左右。去年,余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增加值84.04亿元,同比增长28.2%,位于宁波各县(市、区)第一位。
“智昌”经验值——“龙头”做强磁场效应
一年不到,两款颠覆行业的尖端机器人接连推出;三年时间,成功研发3项机器人核心零部件、7项机器人标志性产品……
这是“智昌科技”创造的向“新”速度。成立仅7年,“智昌科技”已经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凭借强大的科研能力,这家龙头企业释放出强大的“磁场效应”,以智昌科技集团为核心,余姚集聚起了一条覆盖143家企业的机器人产业链,其中包括36家规上企业,形成了上游机器人零部件、中游机器人本体、下游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聚落成群”的产业格局。
不久前发布的《2024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五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10亿美元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智昌科技”再度上榜。
这侧面反映了余姚龙头企业的创新引领,不仅推动自身的发展,更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江丰”经验值——“零”到“链”的突破
今年初,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创新案例上榜“2024新质生产力年度案例”。该公司专业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超高纯金属材料及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
舜宇集团的生产车间。
“目前,我们产品已经进入国际先进的3纳米芯片工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近40%。”江丰电子相关负责人说道,而数据背后,是“零”到“链”的探索路径。
“江丰电子”通过牵头成立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形成“强链主+孵化器”模式。目前已有18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在这里成长,其中17家已成长为规上企业、6家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园区企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
“润平电子”就是该模式下成长起来的“链”上企业,其主攻的CMP抛光液是制造高端芯片不可或缺的表面抛光材料。在2024年四季度,“润平电子”凭借四年攻克两项“卡脖子”难题、拿下105项专利,斩获首张CMP抛光液大单。
数据显示,2024年,余姚特色工艺集成电路产业链实现增加值30.48亿元,同比增长47.5%,位于宁波各县(市、区)第一位,高于宁波平均32个百分点。
“舜宇”经验值——一条创新“生态链”
机器人能温柔地采摘葡萄吗?剖开这款机器人,“舜宇光学”的智慧眼,能“看清”葡萄是否成熟可摘;“智昌集团”研发的控制大脑负责调配采摘力度,不损果皮……从减速机、伺服电机、控制器到关键运动控制软件、视觉系统等,皆由余姚本地9家企业协同研发、设计和制造。
打破壁垒,将单个企业独立创新凝聚为多个企业协同创新,可以看到余姚的开放态度。
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胜招”。但是县域创新资源不足,缺大院校、缺大院所是事实,创新成本高困住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也是事实,余姚找到的破局“利剑”正是竞争与合作共生的创新生态。
智昌科技集团生产车间。
2024年,余姚首个光电信息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链主”舜宇集团牵头联合14家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9项核心技术,形成年产值逾400亿元的创新生态链。
“传统光学的发展已经不足以支撑技术快速提升的需求变化。而新兴微纳尺度制造工艺与光学、光电产业结合,是未来光电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集团战略发展部部长熊冠皓说道,为此,舜宇集团提前探索在亚波长尺度范围内,通过光的物理以及量子特性打破传统光学的设计瓶颈,成为目前国内少数在此方向上率先作出重大战略决策的企业。
数据显示,以“舜宇”创新生态链为核心引擎,2024年,余姚光学电子产业链实现增加值121.50亿元,总量占全宁波光学电子产业链的70%,在体量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同比增速达到9.5%,高于宁波平均5个百分点。(陈醉沈彦汝徐珊珊/文 余姚市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