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通讯员 张金科
宁波企业创新推出铜铝共晶排新材料,可塑性强且环保,已应用于多领域并计划扩大生产。
甬派君有话说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当民营经济的春风吹过,勇立潮头的宁波企业,正不断聚焦新领域、新技术、新经济,持续向新、向绿、向未来。
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阿拉尚“新”系列报道,以产品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宁波企业深耕主业、以创新破局的鲜活故事——人形机器人诠释精密智造,XR芯片勾勒虚实未来,渔网再生的衣衫书写循环经济,9000吨压铸机重塑产业边界……
它们或打破垄断,或定义赛道,在数智化与绿色转型中锻造核心竞争力。让我们透过产品的“独白”,听见宁波新质生产力拔节的声音。
“固—液铸轧复合法”让我的可塑性更强。
我叫铜铝共晶排,从名字不难看出,我是铜、铝两种金属相结合的新产品,是一种新的复合新材料。
不同于以前固体与固体的复合方式,我的诞生采用了独特的“固—液铸轧复合法”。简单来说,我身体里住着的铜离子与铝离子,经过铸轧机几千吨压力的高温铸轧,产生了更紧密的联动。就像是一群吵架的小孩子,紧紧掐住了对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的构成主要有两个部分。上下两侧是铜板层,中间是超高温铝水铸轧并冷却后形成的铝板层。因为在固液同步铸轧中,铜铝交界面产生了共晶复合新组织,所以我也被大家称作铜铝共晶排。
上下两侧的铜板层包裹着中间的铝板层。
看似拗口的名字,并不耽误我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得益于铜铝新的结合方式,我体内的原子不仅难以被剥离,而且我的“身材”可塑性更强。
我可以是一个长几百米,宽超1.4米,厚度小于0.5毫米的巨型“瘦子”,也可以被压缩成长、宽1厘米以下,厚12毫米的“小胖墩”。
如此强的可塑性,让我可以胜任更多的工作。
我已被应用于电工、电器等产品,也是风电、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领域的“香饽饽”,我还可以应用于轨道交通、海工装备、军工航天等领域。根据相关行业部门的测算,我可以替代80%的现有铜产品。
生产过程中。
但想要替换成熟的产品,我必须更具性价比。
考虑到铜的价格相对更高、重量也更重,我体内的铜铝配比是2:8的“黄金比例”。
这样的“黄金比例”,让我更具竞争力。
相比于铜产品,同体积下的我,重量可以下降56%;相同的导电性能下,我的成本也可以降低40%。
不仅如此,鉴于我特殊的“基因”,我出生时就可以就近取材,减少更多的流通、运输环节。
2019年,由慈溪市政府牵头,宁波神马集团与兴仁市签署协议,投资2.8亿元建设的铝板带材生产项目顺利投产。同一生产园区内的登高铝业,生产的电解铝液,可以直接注入项目的熔炼炉。这样的就近处理,可以让我在一个小时左右从原材料变成成品。
生产环节。
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幅降低了成本,也能进一步减少碳排放。根据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的碳足迹报告显示,和纯铜的产品相比,我在同等载流量下,碳排放可以降低31.3%。按照目前年产10万吨的体量,并等质替换纯铜排计算,我和我的兄弟们每年可为国家减少5.6万吨铜资源的消耗,减少7.7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成本更低、延展性更好、“身材”可塑性更高、重量更轻、碳排放更低等一系列优点,让我在行业内迅速闯出了名堂,孕育我的神马集团,也决定在兴仁市扩大投资,年产20万吨铜铝共晶排生产项目正进入前期实施中。
与此同时,我的两个兄弟—钢铝共晶板带、钛铝共晶板带也于年初在神马贵州工厂“火热出炉”。这一切必将进一步扩大中西部产业协作成果,让我成为西部全面乡村振兴及两地新质生产力拓展的典型代表。
编辑:龚一鸣 一审:沈严 二审:梅子满 三审:张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