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殷聪 施文
宁波发布“工业大模型应用中试工厂”,整合资源降低AI应用门槛,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推进会现场。(殷聪摄)
整合长三角、中西部算力资源,力争今年达到5000P(数据处理能力);拥有200余个主流开源大模型,为宁波企业大模型应用场景开发,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用工具……
5月14日,全市“人工智能+制造”现场会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进会上,宁波市“工业大模型应用中试工厂”正式发布。
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机房。(资料图)
作为一个整合各方资源的综合平台,宁波市“工业大模型应用中试工厂”旨在解决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用不起、不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痛点,让大模型应用的门槛大幅降低。
近年来,众多科技巨头和研究机构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模型的研发与应用,形成了一股“All in AI”的热潮。这股热潮不仅推动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更为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步拓展,工业大模型也有望迎来应用的全面爆发。在这一阶段,“AI in All”将成为主旋律,即AI技术将广泛渗透到工业领域的各个环节和场景中,实现智能化转型的全面升级和深化。
宁波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机房。(资料图)
“宁波需要抢抓工业大模型的发展机遇,进一步赋能宁波‘智造’完成迭代升级。”在宁波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黄晁看来,单家企业的能力终归有限,宁波需要结合更多的力量,营造工业大模型发展的良好氛围。
以算力为例,以往企业在开发AI产品的过程中,算力成本过高,算力机构对接难,是企业开发新产品过程中最主要的痛点。平台整合了西部地区的高性价比算力,有望帮助企业搬走算力对接不畅“拦路虎”,降低开发成本。
不光是算力,平台将整合各类成熟的大模型、软件开发工具以及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全国各地的AI应用开发商、制造业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超算中心、模型应用等主体和应用,力争让宁波企业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就能像“点菜”一样精准匹配企业需求,让小需求也有专家解,通过共同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大模型智能创新生态,让工业大模型真正成为实体经济数智化转型的“加速器”。
编辑:肖勇 审核:胡琳芸 梅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