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媒体聚焦
  • 文字:
    保护视力色:
    【甬派】智博会·数智向新②低空经济,宁波乘风“起飞”
  • 阅读:
  • 时间:2025-08-13
  • 发布:市经信局
  • 甬派客户端记者 严瑾 实习生 皮云霞

    宁波积极布局新兴“赛道”,推动“数智”深度融合,低空经济成发展新亮点,计划到2027年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百亿元。

    甬派君有话说

    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数据要素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城市形态。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和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正积极布局具身智能、大模型应用、低空经济、城市数智化等新兴“赛道”,推动“数”与“智”向深度融合发展。

    为全面展现宁波在人工智能先导产业及未来产业中的创新实践与突破性进展,本报推出“数智向新”系列主题报道,力图勾勒一幅“数智甬城”跃升前行的生动图景,见证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在宁波老外滩,一架白色的无人机掠过蓝天,载着从江北万达送来的外卖抵达智能配送站,为消费者送来“秋天第一杯奶茶”,全程仅需12分钟。

    这是低空经济融入千行百业的场景。在业内人士看来,2025年是低空经济从前期规划转向产业落地的元年。包括宁波在内的全国多座城市,竞相“掘金”这片3000米以下的“蓝海”,推动低空“基建”、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管理服务等配套产业原地“起飞”。

    近期,《宁波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提出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宁波的低空经济企业有哪些新动向?面向万亿级的低空市场,宁波如何乘风而上?

    宁波翼新智能打造的无人机外卖配送场景。

    整机制造商:拥抱多元场景

    低空经济产业的核心,在于低空飞行器的制造,包括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传统通航飞机等。目前,宁波拥有10余家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它们不仅对产品进行迭代创新,还正在拓展大量的应用场景,甚至要让“宁波经验”辐射全球。

    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新智能)是宁波为数不多的实现产品研制、场景构建、示范化运行一体化的低空经济企业,拿下全市首张无人机物流运营牌照。

    翼新智能的工厂摆满自制的无人机。记者 严瑾/摄

    自2021年成立以来,翼新智能研制的工业级无人机及机场,已赋能宁波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翼新智能打通宁波中心血站到宁波李惠利医院的“空中航线”,争分夺秒配送血浆等医疗物资;江北区综合执法局提供“AI+无人机巡检”解决方案,快速识别违停违建和垃圾堆放等常见场景;在老外滩设立宁波首个无人机智能配送站,可24小时自助收发和存储,市民打开“饿了么”下单,就能迎接从天而降的外卖……

    “我们计划3年至5年在宁波建设首批城市低空公共交通起降机场,并开发公共停机坪等基础设施。同时,我们把宁波积累的经验复制到香港,针对当地岛屿众多、地面运输不畅的痛点,开辟无人机物流的捷径,未来还要开拓东南亚等海外市场。”翼新智能董事长吴昌永说。

    除了市民们耳熟能详的低空配送外,宁波的企业和科研院所还在应急救援、测绘勘探、城市管理等细分“赛道”布局特种飞行器的研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孵化的宁波北创航奥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新物种”——高空作业飞行机器人。

    北创航奥研发的高空作业飞行机器人。受访对象供图

    它不仅具备传统无人机的飞行和拍摄功能,还自带“机械臂”,能替代人类完成高危作业,如高压输电线的带电检测与维修、风力发电机叶片的接触式检测、高层建筑的清洗和喷涂,为国内外电网、新能源发电、市政工程等场景赋能。

    此外,中科东恒的大型垂直起降飞行器,面向濒海应用场景,可为海上风电企业和石油钻井平台提供服务,并探索海上救援业务;大年科技依托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生前的技术积累,让无人机“秒变”地球物理勘测仪、“空中巡逻的警车”和“会飞的测绘站”……

    根据《方案》,到2027年,宁波计划培育低空经济链上企业200家以上,成为低空安全赛道领先、濒海临湾特色突出的低空生态领跑城市。当越来越多整机厂成为“链主”,宁波将“链”动更多低空供应链企业和下游应用场景。

    翼新智能联合“饿了么”推出宁波首个无人机配送智能站。记者 严瑾/摄

    零部件企业:“潜力股”整装待发

    诚如吴昌永所说,宁波发展低空经济很大的优势在于其制造业基础。低空飞行器所需的零部件,无论是碳纤维、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还是电池、电机、传感器等必不可少的环节,都能在宁波找到相关供应链。

    今年以来,多家宁波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传来拿下低空订单的好消息,将“调转船头”的潜力化作“迎风起飞”的现实——

    敏实集团与亿航智能战略合作签约。来源:敏实集团官微

    7月,敏实集团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敏翼”,将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科技企业——亿航智能的多款eVTOL机型,提供飞机舱门等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与组装,并在相应机型量产后提供供应;

    4月,圣龙股份“官宣”收到国内某知名飞行汽车公司的定点开发通知书,为其提供智能执行器件,预计5年生命周期内总销售额达1.2亿元。圣龙股份表示,这正是公司“基于现有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系统集成能力在新领域的应用拓展”;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期间亮相的eVTOL。

    震裕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范斯特研发出胶粘电机铁芯产品,与客户联合开发下一代eVTOL驱动电机,将搭载于飞行汽车。2月,震裕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研发的低空飞行器驱动电机专用的铁芯“目前处于小批量送样阶段”……

    宁波不仅有拥抱低空的汽配“天团”,还有一批企业在低空飞行器关键零部件领域,做到细分行业的头部。一旦它们合作的国内整机厂迎来爆发,其业务量也有望井喷式增长。

    华擎航空工作人员装配无人机航空发动机产品。通讯员 陈冰曲/摄

    发动机是低空飞行器的“心脏”。4月,浙江华擎航空发动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百千瓦级涡轮发电系统发动机“HQ100H”,成功下线并交付客户。在重量级相同的eVTOL中,它采用的油电混动方案,续航能力较纯电动方案提升5倍,飞行距离最长可突破1000公里;

    螺旋桨是无人机飞行的“翅膀”。宁波乾丰模型有限公司是全国最专业的无人机螺旋桨生产企业之一,在无人机竞赛行业占据60%的市场份额;凌波微步(宁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出全国首款机载4D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为无人机装上感知环境、躲避障碍物的“眼睛”……

    应用场景:走向千行百业

    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孙楚仁看来,低空经济的概念,绝不只是送货的无人机或飞行汽车,它正推动经济空间从“平面”向“立体”升维重构。一系列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升维”应用场景,在宁波如雨后春笋般浮现。

    宝略科技的无人机指挥调度系统。记者 严瑾/摄

    今年,鄞州区入选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话音刚落,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略科技)的低空智眼综合服务平台便在此落地。该公司技术人员只需在指挥中心轻点“一键起飞”,巡检无人机便从机巢升空,开启自动巡查。

    无论是城市街区的屋顶违建、井盖缺失、非机动车道占用,还是村镇的非法捕鱼、秸秆焚烧、森林火灾……这些违章行为与突发事件均能被无人机实时捕捉,并通过AI大模型快速识别问题,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发出预警。

    “我们已在宁波布局14台机巢,形成‘一网统飞’格局。”宝略科技副总经理费佳宁介绍,“后续计划探索‘低空经济+具身智能’模式,当无人机发现问题后,能立即以空地结合、人机协同方式自动解决,形成闭环。例如,缺失的井盖可由机器狗快速填补;损坏的电网设备,机械臂可直接参与修复。”

    芸济无人机的无人机培训基地。记者 严瑾/摄

    在不远的将来,操作无人机就会像驾驶汽车一样,成为生活的“必修课”。宁波芸济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芸济无人机学院,让在校学生掌握无人机操作、航线设计、运维服务等实用技能,为社会输送大量复合型人才。

    “我们不仅做无人机行业应用和无人机培训,还联合浙江省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接宁波市空域网格化系统开发等研究课题。”芸济无人机总经理倪俊杰告诉记者,“我们还为浙江多个部门提供‘低空经济+’解决方案,比如为北航杭州研究院测绘建模,为慈溪山区的杨梅生产基地配送化肥、吊运杨梅等,为科技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如今,宁波的低空经济业态正日益齐全。7月,隶属于宁波交通投资集团的宁波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亮相,将肩负基础设施投建、场景开发和产业生态培育的重要使命;5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与鄞州区政府共建宁波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根据《方案》,到2027年,宁波将基本形成低空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建成2个通用机场、一批枢纽型垂直起降场、公共无人机起降场和社区网络、山区海岛无人机起降点,低空飞行量达到20万小时/年。国企搭跑道、高校建智囊、企业拓场景,宁波将加“数”奔向广袤的蓝天。

    编辑:张波 审核:周晖